[發(fā)明專利]基于線陣CCD的物件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34643.0 | 申請日: | 2012-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41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鄒潤民;王勛志;郭述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8 | 分類號: | 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黃美成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ccd 物件 表面 缺陷 檢測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基于線陣CCD的物體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源發(fā)出的光照射在物體表面上,物體表面的圖像成像到線陣CCD器件的像元陣列表面,使得線陣CCD器件輸出用于表征光強的模擬電壓信號S(t);線陣CCD器件中的每一個像數對應一個模擬電壓信號S(t);
采用BP神經網絡對模擬電壓信號S(t)進行分類處理,從而識別出物體表面缺陷;
所述的BP神經網絡的輸入層為一個神經元,輸入信號為模擬電壓信號S(t);
所述的BP神經網絡的隱含層為一層,包含3個神經元;
所述的BP神經網絡的輸出層為一個神經元,輸出0或1信號分別表示當前像素點對應的物體表面區(qū)域為缺陷或正常;由于像素點在線陣CCD中的位置與物體表面區(qū)域具有一一對應關系,因此,根據輸出信號為0的像素點在線陣CCD器件中的位置即能確定物體的缺陷位置所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線陣CCD的物體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BP神經網絡前,先對BP神經網絡進行數據預處理和訓練;
所述的數據預處理的過程為:先用樣本中的模擬電壓信號S(t)的值除以該列的最大模擬電壓信號S(t)的值,以使其輸入值限定在區(qū)間[0,1]上;并且,用0表示“缺陷”,用1表示“正常”,作為BP神經網絡的預期輸出;
所述的訓練過程為:
(1)初始化該網絡的權值和偏差:網絡的初始化權值和偏差取用隨機函數生成的介于[-1,1]的小數;
(2)進行訓練及掃描過程的迭代:
輸出神經元的實際值>0.9時就認為此時的輸出的布爾量是1,輸出<0.1時認為此時的輸出的布爾量是0;
將學習率η設為0.9,根據指定的終止條件神經網絡的輸出值和實際輸出值的誤差小
于0.1,采用多個樣本,對權值和偏差采用實例更新的方法進行訓練及迭代;
①相對于前一層i,計算神經元j的凈輸入Ij為Ij=∑(Wij·Oi)+θj;
②計算神經元輸出:使用對數型的單極性Sigmoid函數將各神經元j的輸出映射到區(qū)間[0,1];
③計算反向傳播誤差ERRj:對輸出層的各神經元j,ERRj=Oj*(1-Oj)*(Tj-Oj),其中,Tj為訓練樣本的已知類標號實際輸出;
④計算隱藏層神經元j的誤差ERRj:從最后一個到第一個隱藏層的各神經元j,ERRj=Oj*(1-Oj)*∑(ERRk*Wjk),K為輸出層的節(jié)點編號;
⑤更新權值:對網絡中的中各權值Wij,使用下面兩式來計算,ΔWij=η*ERRj*Oj;
Wij=Wij+ΔWij;
⑥更新偏差:對網絡中的各偏差θj,使用下面兩式來計算
Δθj=η*ERRj;
θj=θj+Δθj;
訓練完成后,從BP神經網絡提取關于輸入和輸出類的關聯(lián)規(guī)則。
3.一種基于線陣CCD的物體表面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線陣CCD的物體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包括光學圖像采集模塊、可編程邏輯器件、驅動模塊、信號調理模塊和A/D轉換模塊;
可編程邏輯器件通驅動模塊驅動光學圖像采集模塊工作;光學圖像采集模塊的輸出信號依次經信號調理模塊和A/D轉換模塊輸入到可編程邏輯器件進行處理;
光學圖像采集模塊包括光源、光學鏡頭和圖像傳感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線陣CCD的物體表面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可編程邏輯器件連接的顯示屏和報警音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464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