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磁性合金材料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34420.4 | 申請日: | 2012-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3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9 |
| 發明(設計)人: | 顧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顧建 |
| 主分類號: | H01F1/147 | 分類號: | H01F1/147;C22C38/10;C22C38/16;C22C38/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13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磁性 合金材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磁性合金材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磁性材料特別是磁性材料被用作生產高頻變壓器、磁頭等需要利用磁性材料特性的產品。磁性材料是指同永磁材料相比具有消磁性能的磁性材料?,F主要磁性材料的生產基本以鐵氧體材料來制備,這類鐵氧體材料的主要特性是電阻率高,高頻渦流損耗小等優點。但該材料制備的磁性產品的飽和磁感應強度偏低,溫度特性差,僅能使用于溫度低于100℃的范圍,當溫度超過這一范圍時,其性能急劇下降甚至磁性消失,因此這類材料不適合于高溫條件下的應用。
我國專利20041002990提供了一種采用FeCOMSiB合金材料并提高了Co元素的用量。雖然該技術方案能夠有較高的溫度特性,但含Co高的磁性合金儲磁性能及消磁速度不高,同時CO相對于我國屬于緊缺資源,進口依賴度超過90%以上,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對現有技術的改進,在保證磁性材料的溫度特性和儲磁性能并能夠提高這類磁性材料的消磁性能。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磁性合金材料,所述磁性合金材料為FeCOMSiBTi基材,各成份組成按原子百分含量(at%)包括:20-25的鈷,3-5的M,8-12的硅,10-15的硼,1-3的鈦,其余為鐵及少量不可避免的雜質;所述M為銅和鈮、鉬、釩、鋯中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所述銅的原子百分含量(at%)為0.8-1.2;所述鈮、鉬、釩、鋯中一種或多種的組合的原子百分含量(at%)為3-5。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M為銅和釩的組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同現有技術相比,本磁性材料合金具有較好的高溫特性和儲磁性能,是用于制作磁頭的優選磁材料。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M為銅和釩的組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以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在本申請中選用多組實施例并通過對各實施例的檢測得出各組分的性能。在本申請中共選用了6組實施例。
一種磁性合金材料,所述磁性合金材料為FeCOMSiBTi基材,各成份組成按原子百分含量(at%)包括:20-25的鈷,3-5的M,8-12的硅,10-15的硼,1-3的鈦,其余為鐵及少量不可避免的雜質;所述M銅和鈮、鉬、釩、鋯中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所述銅的原子百分含量(at%)為0.8-1.2;所述鈮、鉬、釩、鋯中一種或多種的組合的原子百分含量(at%)為3-5。
所述的M為銅和釩的組合。
實施例的制備是在真空感應爐中進行熔煉,首先將爐內抽真空至10-3Pa以上,然后充入1個大氣壓的氬氣,熔煉是在采用氬氣保護并經充分的電磁攪拌后澆鑄成合金坯體,再將坯體依需要進行加工成半成品,再經500-520℃和保溫30分鐘的晶化退火處理,然后對產品測試。
產品的測試試驗
磁導率的測量是在真空度為10-3Pa真空爐中進行,測量方式采用升溫速率為3.5℃/分鐘的線性升溫測量。經過測定,本技術方案有很好的溫度特性。
實施例1-6的具體組成見表1
本發明各實施例的組成成份(表1)單位原子百分比at%
通過以上測量結果可以表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同現有技術中大量增加鈷含量的磁性材料的性能相似,但成本大量降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顧建,未經顧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44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小型廢電池處理器
- 下一篇:一種邊坡加固結構及其加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