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維陣列管道風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33171.7 | 申請日: | 2012-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068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曾德鄰;謝小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德鄰 |
| 主分類號: | F04D25/16 | 分類號: | F04D25/16;F04D29/40;F04D29/05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維 陣列 管道 風機 | ||
一種多維陣列管道風機,包括風筒、電機、電機座、風扇體以及風道隔片,風筒包括第一風筒以及第二風筒,第一風筒軸線與第二風筒軸線相交,第一風筒和第二風筒的內截面為方形,風道隔片將第一風筒沿縱向和橫向分隔成若干個子風道,電機座固設于第一風筒與第二風筒相交處外側,電機座設有與子風道對應的軸通孔,電機安裝于電機座上,電機的電機軸穿過軸通孔延伸進入對應子風道內,風扇體設于電機軸前端、且置于子風道內。電機外置,不占風道流徑,風道利用率和送風效率提高,風阻小、方便維護和節能,電機工作產熱不影響管道工作介質,風道中氣流均勻化程度高,子氣流間速率差距縮小,送風噪音將顯著降低,各別電機損壞不會造成中繼送風完全停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風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軸流管道風機。
背景技術
與本發明同發明日,同發明人,發明名稱:一種管道風機,給出了一項屬于軸流型的中繼管道風機,構成該管道風機的曲管風筒筒體為方管或圓管,在曲管風筒筒體取為方管和單一風扇體工作情況下,風筒內輸送的氣流為單一氣流,由于曲管風筒所設風筒的方形內腔與風扇體的扇頁外廓不完全配合,四角位置有較多剩余空間,風機工作時該部分氣流與風筒內其它位置的氣流存在速度差,這種差別將加大風筒內氣流的擾動,引發噪音,不利于風機周圍環境,降低送風效率,并且,這種現象會隨曲管風筒筒體截面積增加而增強。
與本發明同發明日,同發明人,發明名稱:一種一維陣列管道風機,為謀求解決上述問題,作出了相關技術改進,取得有益效果,可實現其既定目標,但它所針對的改進對象為長邊長度取為短邊長度整數倍的矩管風筒,若遭遇長邊長度不為短邊長度整數倍的矩管風筒,其希望分隔成多個子風道的目標將難以實現,此外對于大尺寸的方形風筒而言,運用上述將整體風筒分隔成若干子風道的發明構思也同樣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二維陣列管道風機,旨在解決長邊長度不為短邊長度整數倍的矩管風筒包括大尺寸的方形風筒構成的軸流型中繼管道風機工作噪音大,送風效率低的不足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二維陣列管道風機,該管道風機包括風筒、電機、電機座、風扇體以及風道隔片,所述風筒包括第一風筒以及第二風筒,所述第一風筒軸線與所述第二風筒軸線相交,所述第一風筒與所述第二風筒的內截面為方形,所述風道隔片將所述第一風筒沿縱向和橫向分隔成若干個子風道,所述電機座固設于所述第一風筒與所述第二風筒相交處外側,所述電機座設有與所述子風道對應的軸通孔,所述電機安裝于所述電機座上,所述電機的電機軸穿過所述軸通孔延伸進入對應所述子風道內,所述風扇體設于所述電機軸前端、且置于所述子風道內。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風筒為直線風筒。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風筒軸線與所述第二風筒軸線交角為直角或鈍角,所述第一風筒與所述第二風筒圓滑過渡。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子風道內截面為正方形,所述子風道軸線相互平行,所述子風道軸線與所述第一直線風筒軸線平行。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風筒內截面為方形的各邊長度為所述子風道內截面為正方形的各邊長度的整數倍或所述子風道內截面為正方形的各邊長度為所述風筒內截面為方形各邊長度的85%-99.8%。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子風道長度為所述第一風筒長度相等或小于所述第一風筒長度。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子風道內設有軸承裝置,所述電機軸在所述子風道內獲得所述軸承裝置所裝置的軸承支承。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軸承裝置為獨立結構或與所述子風道內壁一體結構。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軸承裝置為獨立結構,所述軸承裝置的外框的外形與所述子風道內周形狀適配。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風筒的風口處設置有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德鄰,未經曾德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317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