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泥混凝土用含氟有機硅防水材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32227.7 | 申請日: | 2012-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58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少高;黃燕生;曾小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科中大交通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4/40 | 分類號: | C04B24/40;C04B103/6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泥 混凝土 用含氟 有機硅 防水材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路面、橋梁、隧道防水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水泥混凝土用含氟有機硅防水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水是導致混凝土結構和鋼筋混凝土接受耐久性損壞的重要物質。無論是水泥混凝土的軟水侵蝕、凍融破壞、堿集料反應、鋼筋銹蝕,甚至水工、港口結構的溶蝕,都離不開水的作用。因此,防水是提高水泥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國的防水材料主要有: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灌漿材料、防水砂漿、膨潤土防水材料、防水劑等。目前市場前景比較好的是有機硅防水劑。因為有機硅防水劑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有效的組織水分的侵入,同時有機硅材料又具有優異的耐氧、臭氧、紫外光作用。有機硅化合物已成為建筑材料橧水處理的主要材料,當有機硅材料涂刷于硅酸鹽基材表面或摻入其拌合物中時,帶有反應活性的硅氧烷,不但能通過活性基團的相互作用形成網狀疏水性硅氧烷膜,還能與硅酸鹽基材中的羥基發生縮合反應形成末端帶有烷基的硅烷鏈。這種疏水性網狀硅氧烷分子膜具有很低的表面張力,能均勻的分布在壁上。
氟是元素周期表中電負性最大的元素,它的原子半徑僅比氫原子稍大,具有最低的極化率。所以含氟化合物的耐化學性極好。同時,浮元子核對其核外電子及成鍵電子云的束縛很強,C-F鍵極化性低,含C-F分子間作用力較低,因而具有特意的表面性能,表現為耐水性、耐油性以及玷污性。因此,含氟有機硅防水劑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耐油性、耐候性、防玷污性以及附著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耐油性、耐候性、防玷污性以及附著性的環保型水泥混凝土用含氟有機硅防水材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泥混凝土用含氟有機硅防水材料,包括組分和含量(重量百分數):
更優的是:所述的含氟丙烯酸樹脂為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脂。
更優的是:所述的聚丙烯酰胺改性樹脂為以甲基纖維素為改性劑的聚丙烯酰胺改性樹脂。
更優的是:所述的聚乙烯醇改性樹脂為以羧甲基纖維素為改性劑的聚乙烯醇改性樹脂。
更優的是:所述的有機硅氧烷為二官能團有機硅氧烷。
更優的是:所述的硅烷偶聯劑為KH550、KH570或者A151。
更優的是:所述的Lewis酸為氯化鋁、氯化鐵、三氟化硼、五氯化鈮或者鑭系元素的三氟甲磺酸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水泥混凝土用含氟有機硅防水材料的方法,包括步驟:
A)將含氟丙烯酸樹脂、聚丙烯酰胺改性樹脂、聚乙烯醇改性樹脂、有機硅氧烷按一定的比列混合投入反應釜中,加熱攪拌0.5個小時左右;
B)將一定量的硅烷偶聯劑加入到反應釜中加熱攪拌1個小時左右;
C)將一定量的Lewis酸加入到反應釜中繼續攪拌2個小時左右后可得到最終產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將25%的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脂,35%聚丙烯酰胺改性樹脂,20%聚乙烯醇改性樹脂10%二甲基硅氧烷按一定順序依次加入反應釜中,加熱至110度,攪拌0.5個小時。再加入6%硅烷偶聯劑KH550,繼續攪拌1個小時。最后加入4%氯化鋁,攪拌2個小時后,冷卻,制得成品。
實施例2
將25%的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脂,35%聚丙烯酰胺改性樹脂,20%聚乙烯醇改性樹脂10%二甲基硅氧烷按一定順序依次加入反應釜中,加熱至110度,攪拌0.5個小時。再加入6%硅烷偶聯劑KH550,繼續攪拌1個小時。最后加入4%三氟化硼,攪拌2個小時后,冷卻,制得成品。
實施例3
將25%的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脂,35%聚丙烯酰胺改性樹脂,20%聚乙烯醇改性樹脂10%二甲基硅氧烷按一定順序依次加入反應釜中,加熱至100度,攪拌0.5個小時。再加入6%硅烷偶聯劑KH550,繼續攪拌1個小時。最后加入4%三氟化硼,攪拌2個小時后,冷卻,制得成品。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發明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科中大交通建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科中大交通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222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