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磁性納米粒子的旋磁治療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31432.1 | 申請日: | 2012-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40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任秋實;龐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N2/12 | 分類號: | A61N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象新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張肖琪 |
| 地址: | 1008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磁性 納米 粒子 治療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旋磁治療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磁性納米粒子的旋磁治療系統。
背景技術
癌癥的治療到目前為止,在國內外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和生物治療。大量的科學研究、遇臨床實驗、臨床實驗和成功病例都已經證明了這些療法在治療某些癌癥方面的有效性,但是,每一種治療手段甚至是聯合治療手段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而且都有相應的副作用。因此,臨床治療仍然十分需要新型的治療手段。
外科手術切除治療癌癥,短期療效顯著,早期癌癥手術切除后,可以獲得臨床治愈,是早期治療腫瘤的最有效手段。但手術無法切除肉眼不可見的微小病灶和轉移擴散的癌細胞,以及已經大量轉移擴散的中晚期癌癥。
化療的藥物均有一定的毒性,而且化療的藥物往往沒有良好的靶向性,它作用于全身,利用癌癥細胞生長、代謝更加旺盛而優先殺死癌細胞,化療對多種癌癥都有療效,可以治療全身性廣泛性的資政和資政轉移灶,有的能夠明顯縮小腫瘤、防治轉移和復發。但是,化療的藥物對正常組織損傷很大,有明顯副作用。
放療利用放射性射線對癌癥進行治療,具有殺死局部腫瘤細胞的作用,對于一些對放射敏感的癌癥首選的治療方法。但是高能射線的穿透能力很強,治療中很難聚焦,因此產生的輻射傷害也很難局限在病灶范圍內。輻射的傷害隨射線能量和暴露時間的增加而增大,常用的放射醫學和核醫學診療手段其使用的射線能量都很高,都可以對正常組織產生不能逆轉的傷害。小劑量的放療達不到治療效果,大劑量放療則可能引起諸如放射性肺炎在內的多重放射性疾病。因此,常見的,放療手段和劑量的選擇應十分的慎重。
生物治療,如干擾素、自介素-II等,對部分癌癥如腎癌、黑色素瘤等有一定的療效,但價格較昂貴,許多腫瘤療效不確切。基因療法目前尚處于實驗階段,臨床療效不確切,價格也較昂貴。
多年以來,國內外對磁場的生物學作用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人們發現,利用磁場對疾病進行治療確實有一定的療效。多種磁療器械都早己應用于臨床,但是目前其作用效果和作用機理都沒有得到科學界的廣泛認可。由于機理不明,目前所有的磁療器械都只能作為保健器材而非醫用器材銷售和使用。
同時現有的磁療法提出了多種治療機理,如:1)使多極聚合體(腫瘤)解體;2)磁場促進新陳代謝;3)磁場加強人體經絡生物電流;4)對腫瘤直接進行熱治療;5)磁場減少對腫瘤的營養供應;6)磁場對DNA合成進行作用。但是上述機理都沒有切實可信的實驗結果予以證實,相應的機理研究也沒能開展,因此只存在于假設。
經對現有技術的文獻檢索,專利公開號CN?101658714A,公開日期2010年3.3,專利名稱為“閉合式雙磁頭旋磁治療機”。在此專利中,旋磁治療系統包括磁體排列組成的磁頭、電機驅動和傳動機構、控制機構、病人床和機架。該專利提到了機架和磁頭、驅動機構、控制機構等的整體布局和磁頭的具體設計與不同布置,但并沒有使用納米粒子作為治療系統的必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沒有對儀器對治療區域哪些靶標產生作用進行說明。該專利中的方案設計簡便,但臨床治療效果不好。同時存在作用靶標不明確、治療機理不清、治療效果無法定量等技術和科學問題。在作用靶標上,該專利聲稱可以作用于人體血液、人體神經、人體經絡、人類細胞DNA甚至直接作用到癌細胞或體內營養物質。但是至今沒有科學結果證明磁場作用到人體內的何種組織部位,也沒有科學證據說明磁場對人體某種組織是如何產生的影響。同時其治療效果受人主觀感受影響很大,同時生物學觀察和檢測也無法發現治療效果,因此其治療效果無法進行科學定性、定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14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