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造紙廢料白泥生產塑料填充母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30950.1 | 申請日: | 2012-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67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趙學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K9/04;C08K3/26;C08J3/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5 | 代理人: | 寧芝華 |
| 地址: | 200093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造紙 廢料 生產 塑料 填充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造紙廢料白泥生產塑料填充母料的方法,屬于塑料填充改性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造紙廢料白泥系紙漿生產過程中堿回收生產工藝所產生的副產品,其主要成分為CaCO3。由于其副產品CaCO3中含有1~5%的NaOH殘留量,而NaOH又是強堿,嚴重的影響了其廢物使用,一般均作為廢料深埋處理,廢料大量的深埋又嚴重污染了土地,使植物無法生長,長期下去將會導致環境的嚴重破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造紙廢料白泥生產塑料填充母料的方法,不僅可以廢物利用,而且有效克服由于廢物深埋所造成的環境污染。
本發明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利用造紙廢料白泥生產塑料填充母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A)選用CaCO3含量為>85%,NaOH殘留量為1~5%的造紙廢料白泥放于調漿桶中,調成含固量為10~30%的漿料;
B)將漿料加熱至60~80度,邊高速攪拌邊加入相當于固體含量0.5~1.5%的熔融硬脂酸液體,使硬脂酸和白泥中殘留的NaOH反應生成硬脂酸鈉,而吸附在CaCO3表面;
C)然后脫水,干燥,粉碎,過篩,制成活性碳酸鈣;
D)再將活性碳酸鈣放入高速混合機中,加入活性碳酸鈣重量5~10%的聚乙烯和活性碳酸鈣重量5~10%的聚乙烯蠟進行高速混合,將物料混成泥團狀;
E)此時將高速混合機轉速調成慢速,打開出料閥,放出物料,放出,冷卻,粉碎,再送至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即可獲得所需的塑料填充母料。
本發明通過對造紙白泥表面進行改性包復處理,制成塑料填充母粒,其優點和積極效果如下:
1、造紙白泥是粒徑很微細的碳酸鈣粉體,用于生產塑料填充母粒,分散性非常好,且制品表面光亮。
2、本發明為廢物利用,用廢料取代優質碳酸鈣,既可節約成本,又減少環境的污染,變有害為有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1、制作活性碳酸鈣的硬脂酸添加量的范圍控制:
硬脂酸加入量不低于相對造紙白泥漿液重量的0.5%,否則會使對粉體的包覆度不夠,造成粉體的活性下降。如果高于1.5%,由于包覆度過大,容易造成粒子之間的粘連,不易分散。
2、聚乙烯添加量的范圍控制:
聚乙烯添加量不低于相對活性碳酸鈣粉體重量的5%,否則產品的強度和分散性均較差,高于10%,母料的制作成本相對提高。
3、聚乙烯蠟添加量的范圍控制:
聚乙烯蠟添加量不低于相對活性碳酸鈣粉體重量的5%,否則不利于粘結成粒,高于10%,制作成本提高,也會造成產品強度下降。
實施例:
取CaCO3含量為92%、NaOH含量為4%、含固量為80%的造紙白泥200kg放于調漿桶中,加水800kg,邊攪拌邊加熱至80度,將硬脂酸1.6kg加熱至100度的熔融液體,慢慢加入漿液中,然后將漿液用板框壓濾機脫水,經干燥機干燥,使水分含量小于0.5%,再粉碎,過篩制成活性碳酸鈣。
取活性碳酸鈣100kg、聚乙烯(LLDPE)10kg、聚乙烯蠟(PE?WAX)10kg置于高速混合機中混合成膠泥狀,調慢高速混合機轉速,打開閥門,放出物料,冷卻,粉碎,送至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即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未經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09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感應透熱設備的出料機構
- 下一篇:一種升降鎖定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