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射式聚光聚風單元、太陽能風能一體發電組件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30069.1 | 申請日: | 2012-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83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章佳鋒;劉文;楊露;王雙保;官成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N6/00 | 分類號: | H02N6/00;H01L31/052;F03D9/00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射 聚光 單元 太陽能 風能 一體 發電 組件 系統 | ||
1.一種反射式聚光聚風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聚光器、位于所述反射聚光器外圍且與所述反射聚光器構成環形聚風風道的聚風罩;所述聚風罩的內徑大于所述反射聚光器的外徑;
所述反射聚光器包括反射鏡和與所述反射鏡的中心線呈平行放置的導風側壁;所述導風側壁與所述反射鏡的開口沿相連且朝所述反射鏡的底部方向延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聚光聚風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風罩包括內表面、外表面、尾豎面和尾斜面;
所述聚風罩的內表面與所述導風側壁構成所述環形聚風風道,所述內表面前端位于來流側且與所述外表面前端相連,所述尾豎面與所述反射鏡的中心線垂直,所述尾豎面前端與外表面尾端連接,所述尾豎面尾端與內表面的尾端之間所張的面為聚風罩的尾斜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聚光聚風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鏡為拋物線形、雙曲線形或者半球形的碟狀或槽狀結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聚光聚風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側壁的長度為所述反射鏡深度的1-5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聚光聚風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風風道尾部呈半喇叭形出口。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聚光聚風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式聚光聚風單元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環形聚風風道內且將所述聚風風道分割成多個分區的聚風導流板。
7.一種太陽能風能一體發電組件,包括聚光聚風單元以及與所述聚光聚風單元連接的光伏發電模塊和風能發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聚風單元為上述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聚光聚風單元。
8.一種包括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電組件的太陽能風能一體發電系統,還包括切換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切換控制模塊連接的并聯輸出單元、追日傳感模塊、風能監控模塊和跟蹤控制模塊;所述跟蹤控制模塊還與聚光聚風單元連接,所述并聯輸出單元的一端與光伏發電模塊和風能發電模塊連接,另一端用于連接外部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006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