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濕法煉鋅中的脫硅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29155.0 | 申請日: | 2012-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80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新文;段小維;劉安強;冶玉花;劉向東;梁燕;羅啟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9/20 | 分類號: | C22B19/20;C22B3/06;C22B3/44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張英荷 |
| 地址: | 7309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濕法 中的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濕法煉鋅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濕法煉鋅中的脫硅工藝。
背景技術
在濕法煉鋅浸出工序中,焙砂可溶硅(主要以Zn2SiO4形式存在)含量在2.5~3.5%或更高時,硅膠大量生成,浸出渣急劇惡化,渣不成型,濾液難于過濾,嚴重影響中上清產量。采用一般浸出方法會導致浸出溶液中有大量硅膠產生,使礦漿難以澄清、過濾、洗滌,嚴重影響中上清產量和礦渣含鋅指標。常用脫硅技術如陰陽離子法,根據荷負電的硅膠與荷正電硫酸鋁等離子中和,使硅膠凝結,浸出后期添加石灰乳使硅膠凝結長大,加快澄清效果。該方法的缺點在于,雖然硅膠的凝結體積增大,但由于仍然以硅膠凝結的形式脫硅,不能徹底解決硅膠易于粘接在濾布上而阻礙過濾的問題,而且脫硅效果亦不十分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脫硅效果好、工藝步驟簡單的用于濕法煉鋅中的脫硅工藝。
為此,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濕法煉鋅中的脫硅工藝,包括如下工藝步驟:中性浸出、酸浸、預中和、沉礬除鐵,通過如下工藝參數的控制來實現脫硅:
中性浸出步驟中,控制中浸溜槽內礦漿的pH值在區間1.5~2.0與3.5~4.0之間交替變換,礦漿在每一pH值區間的反應時間為20~40min;?pH值在3.5~4.0的反應結束時將礦漿導入浸出槽,向中浸溜槽中補入礦漿并快速調整PH值到1.5~2.0,以此循環操作。
沉礬除鐵步驟中,控制沉礬溜槽內礦漿的pH值在1.2~1.5,控制沉礬槽內礦漿的pH值在1.5~2.0。
中性浸出步驟中,中浸渣漿化液的液固比為2~4:1。
酸浸步驟中礦漿流量為25~30m3/h。
(一)本發明在現有濕法煉鋅工藝步驟基礎上(具體可參見中國發明專利申請201010538520.X),通過具體參數的控制來實現有效脫硅。具體地,中性浸出過程中控制中浸溜槽內礦漿的pH值在區間1.5~2.0與3.5~4.0之間交替變換,并控制中浸終點pH值在4.8~5.2。在中性浸出初期控制pH小于2,硅膠與硅酸便不會凝聚產生膠團,避開硅膠容易析出的pH值區域2.0~2.5;當pH大于2時,快速加礦至PH值為3.5~4.0,這樣交替操作作業,既避免了硅膠在pH值區域2.0~2.5的析出,又易于保證浸出后的中上清液終點pH值在4.8~5.2,可能產生的硅膠則凝結長大而沉降。同理,沉礬除鐵步驟中,控制沉礬溜槽內礦漿的pH值在1.2~1.5,礬渣放酸后控制沉礬槽內礦漿的pH值在1.5~2.0,既避免了硅膠在的pH值區域2.0~2.5的析出,又保證了鐵礬反應的酸度控制條件。
(二)本發明將原工藝中中浸渣漿化液的液固比由5~6:1調整為2~4:1,其原理在于通過限制中性浸出的給水量,使系統中的水量不超過反應生成金屬硫酸鹽水合物的需水量,這樣便可以根據硅質鋅礦的主要金屬成分,來控制避免形成硅膠的適當水量。通過該參數調整,可使(一)中pH值交替法可能產生的硅膠轉變為SiO2形態的硅質渣,與(一)中方法結合使用,可產生最少量的硅膠,并降低濾液中的可溶硅含量。該方法的控制原理如下:
硅酸鹽加入過量水反應:
Zn2SiO4+2H2SO4+∞H2O=2Zn2++2SO42-+∞H2O+H4SiO4(硅膠)(1)
硅酸鹽限制水量反應:
Zn2SiO4+2H2SO4+12H2O=2(ZnSO4.6H2O)+H4SiO4(硅膠)?????????(2)
部分水合硫酸鋅同硅酸進一步反應:
2(ZnSO4.6H2O)+?H4SiO4=2(ZnSO4.7H2O)+SiO2↓????????(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91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