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呫噸酮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29029.5 | 申請日: | 2012-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61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高雪梅;胡秋芬;李云奇;蘇麗丹;崔明珠;楊麗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93/04 | 分類號: | C07D493/04;A61K31/3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53116 | 代理人: | 姜開俠;姬介南 |
| 地址: | 6505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酮類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呫噸酮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呫噸酮類化合物是從藤黃屬灌木中分離得到,命名為oliganthone?A,其分子式為C30H34O7,具有下述結構:
。
2.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呫噸酮類化合物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藤黃屬灌木為原料,經浸膏提取、有機溶劑萃取、MCI柱脫色、硅膠柱層析、反相柱層析、凝膠柱層析、高壓液相色譜分離步驟,具體包括:
A、浸膏提取:將藤黃屬灌木樣品粉碎到20~40目,以有機溶劑超聲提取2~4次,每次30~60min,提取液合并,過濾,減壓濃縮提取液至?1/4?~?1/2?體積時,靜置后濾除沉淀物,然后濃縮成浸膏;
B、有機溶劑萃取:A步驟所得浸膏加入重量比為1.5~3倍的水,用水1~2倍體積的有機溶劑萃取3~5次,將每次分離的有機溶劑萃取相合并,減壓濃縮成浸膏;
C、MCI柱脫色:B步驟所得浸膏用重量比4~5倍的反相材料MCI進行層析,以90~99%的甲醇進行洗脫;
D、硅膠柱層析:脫色后的浸膏用重量比6~8倍量的160?-?200目硅膠裝柱進行硅膠柱層析;以體積配比為1:0~0:1的正己烷-丙酮溶液進行梯度洗脫,收集各部分洗脫液并濃縮,合并相同的部分;
E、反相柱層析:D步驟洗脫液的1:0部分進一步用反相材料C-18裝柱進行層析,以體積配比為4:1~1:0的甲醇-水溶液進行梯度洗脫,收集各部分洗脫液并濃縮;
F、凝膠柱層析:E步驟洗脫液的85:15的甲醇-水溶液洗脫部分進一步用凝膠柱Sephadex?LH-20進行層析,以有機溶劑沖柱,收集洗脫液并濃縮;
G、高壓液相色譜分離:F步驟洗脫液進一步用高壓液相色譜分離純化即得所述的呫噸酮類化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呫噸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驟中溶劑可采用70%-99%的丙酮、乙醇、甲醇中的任意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呫噸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驟中萃取的有機溶劑可采用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乙醚、石油醚、苯中的任意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呫噸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驟中浸膏在經硅膠柱層析粗分前,用重量比1.5~3倍量的丙酮溶解后用浸膏重量比0.8~1.2倍的80~100目硅膠拌樣。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呫噸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驟中正己烷-丙酮溶液體積配比為1:0、20:1、9:1、8:2、3:2、1:1、1:2、0:1。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呫噸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步驟中甲醇-水溶液體積配比為80:20、85:15、90:10、95:5、100:0。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呫噸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步驟中有機溶劑可采用氯仿、甲醇、丙酮中的任意一種。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呫噸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步驟中高壓液相色譜分離純化是采用75~90%的甲醇為流動相,流速2.5~4mL/min,9.4×250?mm,?5?μm?的Alltima?C18反相制備柱為固定相,紫外檢測器檢測波長為254?nm,每次進樣45~55?μL,收集9.1~39.5?min的色譜峰,多次累加后蒸干。
10.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呫噸酮類化合物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民族大學,未經云南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902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