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壓式緩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28033.X | 申請日: | 2012-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78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永利 |
| 主分類號: | F04C2/344 | 分類號: | F04C2/3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24 山東省濟南市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式 緩降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層建筑物安全逃生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結構簡單、液壓驅動的緩降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近幾十年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住房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從平房搬到了樓房居住。我國的城市化進程發展得很快,在全國的每個角落各種高層建筑紛紛涌現,為祖國增添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然而伴隨著大量高層建筑的出現困擾人們的煩惱也會接踵而來,以高層建筑火災為例。一旦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所有出口都被大火封死,人們的逃生往往就成了問題,如何盡快離開火場是求救者得以生存的關鍵因素。目前市場上有一些逃生緩降器出現,但是這些救生緩降器普遍存在體積大、壽命短、噪音大、造價高、緩降效果不佳等缺點,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采用了磨擦傳動方式,采用該傳動方式的緩降器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間歇性轉動,鋼絲繩降落過程一頓一頓,若有油、水進入將無法使用致使救生效果差,因而人們迫切希望有一種救生效果好的高空救生裝置,以減少外險情時的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緩降過程流暢、降速可調、油水浸入無影響的液壓驅動緩降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該液壓式緩降器,其結構包括液壓調速器、鋼絲繩,所述液壓調速器由定子、轉子組成,轉子套接設置在定子外側且該轉子的轉筒外壁上固定鋼絲繩的一端。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的葉片泵結構相反,轉子套接設置在定子外側,通過液體流量控制鋼絲繩的升降。
作為改進,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軸、通過彈性件活動設置在定子軸上的若干葉片,在定子軸的軸向上開設有三個與外部相通的油孔,其中兩油孔為加油孔、排油孔,另一油孔為流量調節孔,所述加油孔、排油孔及流量調節孔均連通開設在定子軸側壁上的壓油孔和吸油孔,該壓油孔還與葉片底部相連通。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葉片通過彈性件活絡連接在定子軸上,這樣靠彈性件的彈力作用與葉片底部油壓力作用相結合,使葉片可以緊緊貼住轉子內壁,保證每兩個相鄰葉片之間的液壓強度及密封效果;在定子軸上開設有三個油孔,其中加油孔和排油孔除用于加油排油外,還可用于測量定子軸內部液壓強度,在使用時將加油孔和排油孔密封即可;流量調節孔的構思源自自來水閥,采用該技術能夠實現如同控制自來水流量般控制液壓油的流量,通過流量的變化控制轉子的轉速;壓油孔、吸油孔配合下述技術方案中的壓油腔、吸油腔、壓油槽、吸油槽、導油槽、導油道共同在緩降器內部形成液壓油流動回路,保證液壓的形成。
作為優選,所述葉片設置有六個并通過彈簧活動設置在定子軸上。六個葉片的設置最為科學,實現的液壓控制效果最佳。
作為改進,所述轉子包括左密封蓋、轉筒、右密封蓋,所述左密封蓋、右密封蓋上設置有與定子軸配合套接的軸孔,在右密封蓋上環繞軸孔開設有分別與壓油孔和吸油孔相對應的壓油槽和吸油槽、蟲形的壓油腔、蟲形的吸油腔,所述壓油腔與壓油槽之間通過導油槽相連通,吸油腔與吸油槽之間通過導油道相連通。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左密封蓋通過螺栓固定在定子軸的左側,同時定子軸的左端部伸出該左密封蓋;右密封蓋通過螺栓固定在定子軸的右側,同時定子軸的右端部伸出該右密封蓋;轉筒則套接在帶葉片的定子軸外側。
其中壓油槽、吸油槽、壓油腔、吸油腔的設置完成整個液壓油的流動回路,封閉性好,自吸能力強,轉動過程較為平穩。
作為改進,所述右密封蓋上均勻開設有若干過渡緩壓孔,該過渡緩壓孔的直徑距離小于葉片的厚度距離,該過渡緩壓孔通過過渡槽與壓油腔相連通,所述過渡槽的口徑隨過渡緩壓孔至壓油腔逐漸變大。該技術方案能夠使葉片之間在工作階段慢慢均壓,從而使葉片在工作時所受壓力基本相同,避免轉子的間歇性轉動,保證轉子轉動的流暢性。
作為優選,所述壓油腔、吸油腔均呈以軸孔圓心為圓心的弧形槽狀。采用該技術方案,一方面保證右密封蓋的工作性能需要,另一方面易于制作,制作成本較為低廉。
作為改進,所述轉筒套接在定子的葉片外側,其外圓周為圓形,內圓周為不規則圓形,該不規則圓形由圓弧段a、過渡段b和過渡段c順序連接,所述圓弧段a的圓心與轉筒外圓周圓心相同、半徑大于定子半徑、圓弧角度為150度;所述過渡段b與過渡段c互為鏡像,過渡段b與過渡段c的接觸點與轉筒外圓周圓心之間的距離最短,該距離大于定子軸半徑長度、小于圓弧段a的距離。該技術方案中特有形狀的圓形能使轉子在轉動過程中,葉片能在固定位置排出、收縮,同時每兩個葉片之間每次轉動吸入的液體流量體積相同,加上過渡緩壓孔與緩壓槽的輔助作用,轉動過程噪音較小,轉動平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永利,未經王永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803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寢室健身設備
- 下一篇:光線照度檢測與提醒裝置及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F04C 旋轉活塞或擺動活塞的液體變容式機械
F04C2-00 旋轉活塞式機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嚙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圓弧形傳送運動,每個元件都具有相同數目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嚙合式,即帶有與齒輪機構相似的配合構件的嚙合
F04C2-22 .內軸式,與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具有同方向的運動,或其中的1個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內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嚙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的運動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組中兩組或多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這些組中的一個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間具有其他形式的運動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