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摩擦攪拌接合裝置和摩擦攪拌接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27720.X | 申請日: | 2012-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65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加藤慶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3K20/12 | 分類號: | B23K2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陳蘊輝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擦 攪拌 接合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摩擦攪拌接合裝置,其中,具有:工具保持部和按壓機構,該按壓機構設置在被所述工具保持部保持的工具的接合方向前方來按壓工件接合部位表面,
所述按壓機構具備:
向所述工件給予載荷的載荷付與部、
設置在所述載荷付與部與被所述工具保持部保持的工具之間而與所述工件的所述接合部位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部、
相對所述載荷付與部而設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部相反側并與所述工件的表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部、
安裝在所述載荷付與部而支承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支承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攪拌接合裝置,其中,所述支承部能夠圍繞與所述接合方向正交的軸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載荷付與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攪拌接合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能夠圍繞與所述接合方向正交的旋轉軸旋轉地被所述支承部支承,是外周面在沿所述旋轉軸的方向向徑向外側鼓出形成的成為凸曲面的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攪拌接合裝置,其中,還具備冷卻所述按壓機構的第一冷卻機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攪拌接合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冷卻機構冷卻所述按壓機構中的所述第一抵接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攪拌接合裝置,其中,在相對被所述工具保持部保持的工具而成為所述接合方向后方的位置,還具備冷卻所述接合部位表面的第二冷卻機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攪拌接合裝置,其中,還具備:設置在被所述工具保持部保持的工具接合方向的后方來按壓所述工件的所述接合部位表面的輔助按壓機構。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攪拌接合裝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抵接部與被所述工具保持部保持的工具之間還具有錯位檢測機構,檢測構成所述工件的被接合部件彼此之間的錯位。
9.一種摩擦攪拌接合方法,其是利用摩擦攪拌接合裝置來進行所述工件接合的摩擦攪拌接合方法,
所述摩擦攪拌接合裝置具有:工具保持部和按壓機構,該按壓機構設置在被所述工具保持部保持的工具的接合方向前方來按壓工件接合部位表面,
所述按壓機構具備:向所述工件給予載荷的載荷付與部、設置在所述載荷付與部與被所述工具保持部保持的工具之間而與所述工件的所述接合部位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部、相對所述載荷付與部而設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部相反側并與所述工件的表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部、安裝在所述載荷付與部而支承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支承部,
所述摩擦攪拌接合方法具有:
在比所述工具更靠近所述接合方向的前方,利用所述按壓機構來按壓所述工件的所述接合部位表面的工序;
一邊維持所述按壓機構對所述工件的按壓一邊進行所述工件接合的工序。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攪拌接合方法,其中,還具備冷卻所述按壓機構的工序。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攪拌接合方法,其中,還具備冷卻所述工件的所述接合部位表面的工序。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攪拌接合方法,其中,還具備在比所述工具的更加靠近所述接合方向后方,按壓所述工件的所述接合部位表面的工序。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攪拌接合方法,其中,還具備在所述第一抵接部與被所述工具保持部保持的工具之間檢測構成所述工件的被接合部件彼此之間錯位的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772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片材折疊裝置
- 下一篇:適用于數字視頻編解碼的一維離散余弦逆變換模塊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