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藥顆粒下料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26094.2 | 申請日: | 2012-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37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宋章軍;劉暉暉;俞敏;何凱;胡穎;白蕾蕾;張志堅;李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5B1/04 | 分類號: | B65B1/04;B65B1/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1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龍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藥 顆粒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配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中藥顆粒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對用藥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的要求,使傳統中藥飲片顆粒化已成為一種必然。目前,國內外對中藥顆粒化研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藥煮散,即把中藥飲片粉碎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顆粒,以提高煎出效率,增加療效,節約中藥資源。二是單味或復方濃縮浸膏顆粒,即用現代科學技術,結合炮制、藥劑、植物化學和近代其他科研成果,將單味中藥或基礎方直接提取、濃縮成浸膏,再加工成顆粒劑,供患者直接服用。中藥的顆粒化,使中藥自動配藥系統中取藥的定量化和精確化成為可能。為了實現中藥質量的穩定與可控,中國政府積極推行中藥材種植的規范化和中藥提取物的標準化、規模化生產。以華潤三九、同仁堂集團、太極集團、天士力集團、康萊特集團、河南宛西制藥為代表的一大批中藥骨干企業就是嚴格按照這些國家規范操作,使中藥顆粒產品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并開始走向了世界。目前對于中藥的生成已經實現了規范化和標準化,但對于中藥的終端銷售,特別是按照醫生處方在醫院和藥店的配藥過程,很多醫院和藥房沿襲傳統的手抓、戥秤的方式,存在配藥方式落后,計量不準確等缺陷。隨著單味中藥配方顆粒的發展,對中藥顆粒進行自動化配藥的機械裝置需求更加緊迫。
傳統的中藥因其形態不一,主要采用手抓、稱量、分劑的形式進行配藥,工作效率低。目前出現了一些機械化的自動或者半自動中藥配藥機器,如三九制藥公司的機械手抓取小袋中藥顆粒的裝置,這種配藥柜采用機械手撕定劑量的方式,不需要下料裝置,但工作效率較低。康仁堂和北京和利時自動化驅動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MD6100型中藥配方顆粒調劑機,四川綠色的中藥顆粒調配柜均采用容積式下料裝置。
容積式稱量的下料裝置,控制物料的體積達到對下料質量的控制,需要物料密度均勻,且長時間保持一致,這在實際中很難達到,物料密度不均勻和不穩定將導致實際下料和預期的下料質量有較大的誤差。另外,容積式稱量通常為幾個規格的量杯稱量,以量杯的容積為最小單位,不能根據醫生處方來靈活配藥,只能配取現有量杯的整數倍物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誤差小、結構簡單合理的中藥顆粒下料裝置,包括盛放中藥顆粒的儲藥瓶、與所述儲藥瓶下部出藥口相連的帶有出料口的下料器、輸送中藥顆粒的導流槽以及控制單元,其還包括置于所述下料器出料口下方的稱重裝置,所述稱重裝置包括托盤、位于托盤下方的稱重傳感器以及第一驅動電機,所述第一驅動電機可接受控制單元信號驅動托盤和稱重傳感器同時翻轉,用以把托盤中的中藥顆粒全部倒入所述導流槽中。
優選地,所述儲藥瓶還設有位于其上部的開瓶器以及位于其中部的料位檢測傳感器。
優選地,所述開瓶器由開瓶刀片以及驅動所述開瓶刀片移動的驅動裝置組成,所述控制單元接收到開瓶信號后,控制所述驅動裝置向上移動開瓶刀片,實現開瓶動作,然后所述開瓶刀片自動恢復到原來位置。
優選地,所述下料器包括一螺旋推桿、與所述螺旋推桿相連的套筒以及第二驅動電機,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第二驅動電機旋轉,所述第二驅動電機帶動所述螺旋推桿旋轉,實現均勻下料。
優選地,所述下料器包括相對水平面傾斜的平板以及第二驅動電機,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第二驅動電機轉動,所述第二驅動電機帶動所述平板振動,實現均勻下料。
本發明的中藥顆粒下料裝置采用稱重傳感器動態稱量,可精準下料,誤差小;采用料位檢測傳感器動態測量和反饋機制的使用,使下料可在線監控,可復核;在結構設計上,采用長方體結構的外殼,具有很好的移植性,可適用于不同的模塊,達到多種物料同時下料稱量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中藥顆粒下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中藥顆粒下料裝置下料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中藥顆粒下料裝置局部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609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