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接觸式大型建構筑物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26079.8 | 申請日: | 2012-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61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海明;徐海翔;張際斌;王永煥;李吉娃;林松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8 | 分類號: | 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 地址: | 10008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大型 建構 混凝土 缺陷 檢測 裝置 | ||
1.一種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
雙向步進電機云臺;所述雙向步進電機云臺的頂部設置有支撐平臺;
水平設置于所述支撐平臺上的鏡頭支架;
設置于所述鏡頭支架上的第一鏡頭;
設置于所述鏡頭支架上且與所述第一鏡頭準軸線平行設置的第二鏡頭;所述第二鏡頭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一鏡頭的焦距;
設置在所述第一鏡頭上且與所述第一鏡頭同軸設置的激光準直測距器;
設置于所述第一鏡頭后端且可將所述第一鏡頭輸出的光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第一轉接組件;
設置于所述第二鏡頭后端且可將所述第二鏡頭輸出的光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第二轉接組件;
通過信號電纜分別與所述雙向步進電機云臺、激光準直測距器、第一轉接組件和第二轉接組件連接,并通過各條信號電纜接收和/或發送信號的圖像處理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鏡頭為折反射式鏡頭;
所述第二鏡頭為折射式鏡頭。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鏡頭的焦距為1350mm;所述第一鏡頭的口徑為102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鏡頭的焦距為200mm;所述第二鏡頭的口徑為72m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鏡頭的筒身尾端還設置有用于大幅對焦的粗準焦旋鈕和用于小幅對焦的細準焦旋鈕。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接組件還進一步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鏡頭后端的第一接口轉換單元,以及一端與所述第一接口轉換單元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圖像處理器連接的第一光電轉換器;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轉換單元,用于將第一鏡頭輸出的光學信號傳送至所述第一光電轉換器;
所述第一光電轉換器,用于將接收到的光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并將轉換后的電信號通過信號電纜傳送至所述圖像處理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口轉換單元為1.25英寸卡口轉CS接口;
所述第一光電轉換器為高倍率CCD相機。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轉接組件還進一步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二鏡頭后端的第二接口轉換單元,以及一端與所述第二接口轉換單元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圖像處理器連接的第二光電轉換器;其中,
所述第二接口轉換單元,用于將第二鏡頭輸出的光學信號傳送至所述第二光電轉換器;
所述第二光電轉換器,用于將接收到的光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并將所述電信號通過信號電纜傳送至所述圖像處理器。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口轉換單元為工業相機C接口;
所述第二光電轉換器為低倍率CCD相機。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準直測距器還進一步包括:激光發射器、反射激光接收器和分別與激光發射器、反射激光接收器連接的計算單元;
所述激光發射器,用于向待測點發射激光并將發射激光的具體時間發送給計算單元;?
所述反射激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待測點反射回的激光并將接收到反射回的激光的具體時間發送給計算單元;
所述計算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發射激光的具體時間和所述接收到反射回的激光的具體時間計算出所述激光準直測距器與所述待測點之間的距離。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準直測距器通過環形緊箍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鏡頭的槽板上部。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非接觸式混凝土缺陷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準直測距器為IMPULSE?200LR型激光準直測距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607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鋼條模組合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體式轎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