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罐內冷凝導流減壓蒸餾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22768.1 | 申請日: | 2012-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8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國存;馮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國存 |
| 主分類號: | B01D3/10 | 分類號: | B01D3/10;C10G7/06;C10M175/00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專利商標事務所 13103 | 代理人: | 明淑娟 |
| 地址: | 063300 河北省唐***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凝 導流 減壓 蒸餾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物料的減壓蒸餾裝置,特別是一種罐內冷凝導流減壓蒸餾器。
背景技術
減壓蒸餾是一種通過降低氣壓而實現降低料液沸點溫度的節能和抑制蒸餾料液熱解的蒸餾方法,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但是減壓蒸餾的節能性及抑制蒸餾料液熱解的程度是當前蒸餾領域技術人員的關注焦點。
現有技術中的一種減壓蒸餾器,參見附圖1;圖中:蒸發罐1,油氣出口6,油氣排放管線10,真空泵11,冷凝器12,廢氣排放管線13,餾出物14,餾出物收集罐15,廢機油18,蒸發罐支架19,放熱體20。
蒸發罐1是一個臥式罐體容器,安放在蒸發罐支架19之上,在其頂部設置有油氣出口6,在其內中下部環繞設置有放熱體20并盛裝有廢機油18,在其外部包裝有保溫材料;放熱體20是環繞安裝在蒸發罐1內中下部的盤形管,該盤形管的兩端頭分別穿越蒸發罐1的罐壁與外界相通;油氣排放管線10的進口與油氣出口6連通,該管線穿越冷凝器12其出口與餾出物收集罐15的進口連通;餾出物收集罐15是一個立式罐體容器安放在支架之上,其上端設置有插入適當深度的進口和出口,其內部收集有餾出物14;真空泵11的進口通過廢氣排放管線13與餾出物收集罐15的出口連通;在蒸發罐1的上部還裝配有進料管線和進料閥門,在餾出物收集罐15的下部還裝配有排料管線和排料閥門。
將廢機油18通過進料閥門和進料管線注往蒸發罐1內,其注入量約占蒸發罐1體積的二分之一左右。利用熱載體在放熱體20內循環,為蒸發罐1內的廢機油18進行放熱,受熱后的廢機油18溫度不斷上升,當達到廢機油18在其真空氣壓下的蒸發溫度時,蒸發現象開始出現,在此時的廢機油18中,不斷有被汽化的高溫油氣脫離廢機油18液面不斷上升,一部分高溫油氣被蒸發罐1的上半部罐壁因溫差使其冷卻液化,再次回流至下部被加熱的廢機油18中,另一部分不能被冷卻液化的高溫油氣,經由油氣出口6進入油氣排放管線10內。
進入油氣排放管線10內的高溫油氣,穿越冷凝器12接受冷卻降溫并進入餾出物收集罐15內,經冷卻降溫被液化的餾出物14被餾出物收集罐15所收集,不能被冷卻液化的廢氣經由廢氣排放管線13及真空泵11被排往外界。
在持續不斷的蒸發的過程中,為了維持蒸發罐1內廢機油18的最佳液位,廢機油輸送管線與蒸發罐1的進料閥門連通,經由蒸發罐1的進料管線,將適量的廢機油18補充至蒸發罐1的內部。
此結構的蒸餾器存在的缺陷是:一部分高溫油氣被蒸發罐1的上半部罐壁因溫差使其冷卻液化,再次回流至下部被加熱的廢機油18中,再次接受受熱蒸發,由此不但降低了裝置的節能性,還加劇了蒸餾料液的熱解程度,也降低了裝置的加工效率。
中國專利公開的另外一種分子蒸餾器,專利號CN?101732881?A,它的結構是蒸餾器筒體的做功部分由圓形垂直夾套組成,在夾套中有熱媒導熱油為放熱體,在夾套筒體內設置有冷凝器,在夾套筒體內壁至冷凝器之間設置有由上下法蘭、立柱及刮板條組成的轉籠裝置,在夾套筒體上部設置有上法蘭、物料進口、與轉籠裝置連接的轉軸、減速機及電動機,在夾套筒體下部分別設置有真空口、斜槽、重油出口、輕油收集槽、輕油出口等,該裝置冷凝管的外側管壁與筒體內壁之間的徑向距離設置為3.6cm?~4.2cm。筒體的內徑設置在460mm~580mm之間,筒體內工作部分長度設置在1.3m~1.8m之間。此裝置的缺點是:因其緊湊精密性較高及小型化,很難實現長時間高產能的加工模式,不適應加工高沸點、熱敏性要求較高、內含較多雜質且加工附加值較低的料液,否則:因冷凝管的外側管壁與筒體內壁之間的徑向距離設置僅為3.6cm?~4.2cm,在夾套筒體內壁至冷凝器之間設置有由上下法蘭、立柱及刮板條組成的轉籠裝置,非常容易使料液液滴由筒體內壁飛濺至冷凝管的外側管壁之上,由此形成短路蒸發;因料液內含較多的雜質勢必會在較短的工作時間內所產生的固相物將裝置的緊湊精密空間進行污濁破壞,使裝置在較短的工作時間內進入較長的檢修周期中。由于裝置的小型化,勢必造成裝置的加工效率低。裝置結構比較復雜,容易造成裝置的制造成本及維護成本過高。
綜上所述:由于裝置的檢修周期長,容易將縮短裝置的生產周期,加上加工效率低等因素,最終會導致加工費用過高而很難體現料液加工的經濟效益。
如下解釋將被本專利的說明書所引用:
料液:是指待蒸餾提純的物料,既:餾出物產品的原料。
餾出物:料液經加熱汽化蒸發分離后經冷卻得到的液相餾份。
流程距離:在蒸發過程中,料液液面距可以收集餾出物的高度距離。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國存,未經吳國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27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