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用自卸車貨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22638.8 | 申請日: | 2012-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52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霞;孫俊達;徐代友;劉同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天三江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P1/28 | 分類號: | B60P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麗君 |
| 地址: | 43004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卸車 貨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礦用自卸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礦用自卸車貨箱。
背景技術
傳統的大型礦用自卸車承載形式一般為車架承受主要載荷,貨箱由車架上平面支撐,貨箱裝載的貨物重量直接轉移到車架上平面,再通過車架傳遞到車輪。這種形式的礦用自卸車貨箱由于受到車架上平面支撐,不受地面不平度的影響,只受裝載沖擊和貨物對側板的擠壓,貨箱質量輕,結構強度要求不高。
隨著礦山開采方式及年產量的變化,對礦用自卸車裝載能力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傳統形式的礦用自卸車隨著載重量的增加,對車架強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焊接結構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于是大部分生產廠家選擇鑄造結構的工藝性,極大的提高了礦用自卸車的制造成本。雖然制造成本降低,但是貨箱本身的抗載重荷沖擊、抗載重荷擠壓和整體抗扭轉能力并沒有顯著的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載重荷沖擊、抗載重荷擠壓和整體抗扭轉能力強的礦用自卸車貨箱。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礦用自卸車貨箱,包括底板、左側板、頂護板、前板以及右側板,所述底板兩端焊接所述左側板和右側板,所述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前端焊接所述前板,所述前板的頂端焊接所述頂護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有底主梁,所述左側板外側面固定有左側主梁,所述右側板外側面固定有右側主梁,所述前板和所述頂護板焊接處固定有前主梁,所述底主梁、左側主梁、右側主梁以及前主梁形成閉合四邊形框架主梁。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有第一底副梁,所述第一底副梁的位置在所述底主梁前端,所述左側板外側面固定有第一左側副梁,所述第一左側副梁的位置在所述左側主梁前端,所述右側板外側面固定有第一右側副梁,所述第一右側副梁的位置在所右側主梁前端,所述前板的底面固定有第一前副梁,所述第一前副梁的位置在所述前主梁的后端,所述第一底副梁、第一左側副梁、第一右側副梁以及第一前副梁形成閉合四邊形框架副梁。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有第二底副梁,所述第二底副梁的位置與所述底主梁和所述第一底副梁垂直,所述底主梁、第一底副梁以及第二底副梁形成封閉四邊形骨架結構。
優選地,所述第二底副梁的數量為四根。
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板外側面固定有第二左側副梁,所述第二左側副梁的位置與所述左側主梁垂直,所述左側主梁、第一左側副梁以及第二左側副梁形成三角形框架結構;所述右側板外側面固定有第二右側副梁,所述第二右側副梁的位置與所述右側主梁垂直,所述右側主梁、第一右側副梁以及第二右側副梁形成三角形框架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前板的底面固定有第二前副梁,所述第二前副梁的位置與所述第一前副梁垂直。
優選地,所述第二前副梁的數量為四根。
進一步地,所述頂護板的底面固定有頂部加強梁。
優選地,所述頂部加強梁的數量為四根。
進一步地,所述底主梁上焊接有兩個后支座,所述前主梁上焊接有兩個舉升油缸座。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采用整體焊接結構形式,結構簡單,工藝性簡單,生產成本低,適合煤、鐵、銅、稀土、鉆石礦等物料裝載使用;箱體的特殊結構,提高了貨箱抗載重荷沖擊、抗載重荷擠壓和整體抗扭轉能力;采用貨箱和車架共同承載技術,使車架承載和受力減小,車架設計輕量化,降低車輛制造成本;舉升油缸座作為四點支撐的前支撐點,實現了支撐和舉升油缸的功能二合一;同時本發明還可以推廣運用到其他任何裝載設備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礦用自卸車貨箱的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礦用自卸車貨箱的仰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礦用自卸車貨箱的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天三江集團公司,未經中國航天三江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263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紙箱支架
- 下一篇:基于多源目標特征支持的高光譜遙感圖像變化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