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氣流量放大器及其流量放大筒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22281.3 | 申請日: | 2012-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737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莊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莊立偉 |
| 主分類號: | F04F5/16 | 分類號: | F04F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常大軍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 流量 放大器 及其 放大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流量放大器,尤其涉及一種可產生高風速及高風量的空氣流量放大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空氣流量放大器均采用壓縮空氣為驅動氣流源,坊間空壓機系輸出高壓小流量的空氣,而空氣流量放大器的流量雖可放大數倍,甚至十數倍,其輸出的風速雖高,其出風口甚小,故其流量經放大后,風量依舊極小,其用途如工作物的清潔、干燥或散熱等,極為有限。
若欲使風量增大,其可能的解決方式是串聯多個空氣流量放大器,藉此即可將其輸出的氣流作為其他用途,而因該流量放大器是輸出低壓的氣流,其是需要高壓空氣方能驅動,因此,若將各級空氣流量放大器串聯輸出,其第一級空氣流量放大器輸出的氣流無法成為第二級空氣流量放大器的驅動氣流源,而其解決方式是針對各空氣流量放大器中加入高壓驅動氣流。
上述每增加一級空氣流量放大器就必須增加一高壓驅動氣流源,意即該供給工率與空氣流量放大器的級數成正比,故所耗費的電力與輸出氣流的功率相較,實不符經濟效益。
鑒于上述問題,如何節省所耗費的電力,且能提升其輸出的功率,藉以符合經濟效益,實有必要謀求可行的方案。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氣流量放大器,其主要是利用一較小的風量產生高風速及高風量,以達到節省資源的目的。
為達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是令前述空氣流量放大器包含有:
一風源筒,呈中空狀,其一端形成有一噴氣嘴,以提供一低壓小氣流;
一個以上的流量放大筒,該流量放大筒具有一大徑端及一小徑端,該大徑端內形成有一擴散室,且流量放大筒在大徑端的筒壁上形成有多個與擴散室連通的進氣孔,又大徑端端部形成有一入風口,是與風源筒的噴氣嘴連接;該流量放大筒的內筒徑由大徑端向小徑端遞減而呈錐狀,錐狀段內形成一抽吸室,該小徑端形成有一出風口,該出風口是與抽吸室連通;
當前述流量放大筒由風源筒輸入低壓小氣流時,因流量放大筒筒徑縮小而使低壓小氣流加速,致使抽吸室內形成真空,并使外部的空氣得經由各進氣孔被抽入,而與抽吸室內的氣流匯合加速朝出風口外送出;當前述流量放大筒作多級串聯后,可加速產生更高速且更高流量的氣流,以作為再生能源利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
10風源筒11噴氣嘴
12驅動裝置
20流量放大筒21第一流量放大筒
22第二流量放大筒
211出風口212入風口
213擴散室214進氣孔
215抽吸室
221出風口222入風口
223擴散室224進氣孔
225抽吸室
30風車31發電機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
關于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請參閱圖1,其包含有一風源筒10及一個以上的流量放大筒20,其中:
請配合參閱圖2所示,該風源筒10于本實施例中是其具有一大徑端及一小徑端,且其內筒徑由大徑端至小徑端是逐漸遞減,藉以構成錐狀,又在小徑端端部形成有一噴氣嘴11,另大徑端處設有一驅動裝置12,其是可供該噴氣嘴11吹出一低壓小氣流;于本實施例中,該驅動裝置12是使用一風扇;又因風源筒10呈錐形狀,故驅動裝置12所產生的氣流會因風源筒10的筒徑遞減而使其流速加快,進而使該低壓小氣流得以進一步增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莊立偉,未經莊立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228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