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加工進給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22217.5 | 申請日: | 2012-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95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淵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宜君 |
| 主分類號: | B24B47/20 | 分類號: | B24B4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紀鐵 |
| 地址: | 中國臺灣高雄市新***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磨床 研磨 工件 加工 進給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磨床,特別是指一種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加工進給結構。
背景技術
磨床是精密工具機的其中一種,其原理是利用附裝研磨砂輪的高速磨削刀對各種軟硬不同的金屬材料加工,也就是以砂輪高速旋轉來進行研磨,藉以獲得高精度的待研磨工件,然而,該磨床在研磨作業的過程中,仍具有下述需改善的缺陷:
當操作者在對一待研磨工件進行研磨加工,且該磨床的研磨砂輪固定不動時,需要常常將該待研磨工件移動,因此,操作者往往要頻繁地轉動一手輪,以驅使該磨床的一工作臺帶動該待研磨工件移動至預定的加工位置,如此,在操作上不僅效率低,也會讓操作者容易疲累,此外,操作者憑經驗與手感來轉動該手輪,并無法精確地控制該研磨砂輪的移動距離,影響加工效率與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加工進給結構,其主要使該待研磨工件的移動距離可被精準的控制,以提升影響加工效率與質量。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加工進給結構,其主要可自動控制該待研磨工件的移動,以提升影響加工效率與質量。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加工進給結構,包含:一機臺,具有一第一軸向、一與該第一軸向垂直的第二軸向、及兩沿該第一軸向設置的第一導軌;一軌道,固設于該機臺,并具有一沿該第一軸向設置且供待研磨工件設置的軌槽;一第一移動臺,可沿該第一軸向位移地設置該機臺,并具有一滑設于該兩第一導軌的第一導條、及兩設于上端面且沿該第二軸向設置的第二導軌;一第一帶動單元,包含一固設于該機臺的馬達、及一螺桿,該螺桿一端與該馬達動力連接、該螺桿另一端螺設于該第一移動臺,以帶動該第一移動臺沿該第一軸向位移;一第二移動臺,可沿該第二軸向位移地設置該第一移動臺,并具有兩滑設于所述兩第二導軌的第二導條、及一沿該第一軸向的限位槽;一定位單元,固設于所述第二移動臺,以夾固或脫離該待研磨工件;一第二帶動單元,包含一壓缸、一立柱、及一樞擺桿,該壓缸包含一固設在該機臺的缸體、及一可沿該第二軸向伸縮地設于該缸體的活塞桿,該立柱系固設于該機臺,該樞擺桿具有一樞設于該立柱的樞部、一位于該樞部一端且樞設于該活塞桿的第一桿部、及一位于該樞部另一端的第二桿部,且該第二桿部具有一設于該限位槽的凸部。
較佳地,各所述第一導條是設于該第一移動臺的下端面。
較佳地,各所述第二導條及該限位槽是設于該第二移動臺的下端面。
較佳地,所述定位單元固設于該第二移動臺的上端面。
較佳地,所述第一帶動單元的馬達為伺服馬達。
本發明所述的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加工進給結構,藉由各所述移動臺搭配所對應的各所述帶動單元,使該待研磨工件的移動距離可被精準的控制,以及可自動控制該待研磨工件的移動,提升了加工效率與質量。
附圖說明
圖1A是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1B是圖1A的局部放大圖。
圖2是本發明的局部上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作動圖,顯示定位單元夾固待研磨工件的狀態。
圖4是本發明的動作圖,顯示定位單元帶動待研磨工件沿第一軸向位移的狀態。
圖5是本發明的作動圖,顯示定位單元脫離待研磨工件的狀態。
圖6是本發明的作動圖,顯示定位單元沿第一軸向位移至初始位置的狀態。
附圖標記說明
10是待研磨工件
20是機臺????????????21是研磨砂輪
22是自動進料機構????X是第一軸向
Y是第二軸向?????????23是第一導軌
30是軌道????????????31是軌槽
40是第一移動臺??????41是第一導條
42是第二導軌????????43是螺槽
50是第一帶動單元????51是馬達
52是螺桿
60是第二移動臺??????61是第二導條
62是限位槽
70是定位單元
80是第二帶動單元????81是壓缸
811是缸體???????????812是活塞桿
82是立柱????????????83是樞擺桿
831是樞部???????????832是桿部
833是第二桿部???????834是凸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宜君,未經李宜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22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對刀儀
- 下一篇:對平板工件定位的負壓定位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