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便攜式電子裝置與其附件裝置及便攜式電子裝置運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22208.6 | 申請日: | 2012-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02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賴玉鵬;張維志;洪慶鐘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38 | 分類號: | G06F1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電子 裝置 與其 附件 運作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便攜式電子裝置與其附件裝置、以及便攜式電子裝置運作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便攜式電子裝置─例如智能手機─的運算能力愈來愈強大,相應設計的附件裝置也愈來愈多元。
因此,本技術領域一項重要課題是正確檢測且辨識出便攜式電子裝置所連結的附件裝置、并與之通信。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與其附件裝置、以及便攜式電子裝置運作方法。
根據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所實現的一便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機體、一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一處理單元與一切換器。該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裝置于該機體上供一附件裝置插入,以允許該附件裝置電性連接至該便攜式電子裝置。該切換器在該處理單元控制下選擇性地耦接該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的一身份辨識引腳至該處理單元的不同接收端作不同功能使用,使該處理單元得以經由該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的該身份辨識引腳檢測并辨識該附件裝置的連結、且于該附件裝置支持通過該身份辨識引腳作單線通信時對該附件裝置作單線通信。
本發明另外一種實施方式實現一附件裝置,可用于與一便攜式電子裝置進行單線通信。所述附件裝置包括一存儲器單元以及一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該存儲器單元存儲該便攜式電子裝置的操作參數。該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用以連結上述便攜式電子裝置。該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的一身份辨識引腳供上述便攜式電子裝置檢測與辨識該附件裝置,且還在該附件裝置經該便攜式電子裝置辨識出后供該便攜式電子裝置對該附件裝置作單線通信,以供應該便攜式電子裝置該存儲器單元所存儲的上述操作參數。
本發明另外一種實施方式實現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運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以一便攜式電子裝置的一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上的一身份辨識引腳檢測且辨識該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所連結的一附件裝置;以及在辨識出該附件裝置支持通過該身份辨識引腳作單線通信時,通過該身份辨識引腳與該附件裝置進行單線通信。
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示,詳細說明本發明內容。
附圖說明
圖1圖解根據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所實現的一便攜式電子裝置100;
圖2A以及圖2B舉例說明以上便攜式電子裝置100與附件裝置108的應用,其中,便攜式電子裝置100為智能手機;
圖3A圖解一種附件裝置302,可通過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的身份辨識引腳與便攜式電子裝置進行單線通信;
圖3B圖解不支持單線通信的一種附件裝置312;
圖4詳細圖解便攜式電子裝置100的一種實施方式;
圖5A、圖5B還提供一流程圖,其中搭配圖4內容,說明一種便攜式電子裝置運作方法。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便攜式電子裝置;????102~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
104~處理單元;??????????106~切換器;
108~附件裝置;??????????108_1~手機托架;
108_2~手機電池;????????110~檢測辨識模塊;
112~單線通信模塊;??????114~切換控制模塊;
116~自動操作模塊;
1_wire~單線通信引腳;
302~附件裝置;??????304~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
306~存儲器單元;???????312~附件裝置;
314~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
402~微處理器;??????404~模擬-數字轉換功能芯片;
A、B0、B1~切換器的連結端;
C~接續點;???????CS~切換控制信號;
D+、D-、GND、VBUS~通用串行總線連結器的引腳;
GPO~通用輸出端;
ID~身份辨識引腳;
n1(Vn1)~連結檢測引腳(電位);n2~數字通信引腳;
R1、R2~第一、第二阻抗;
Raccessory~阻抗;
S502…S526~步驟;
S~切換器的控制端;
V1、V2~第一、第二電位。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敘述列舉本發明的多種實施方式。以下敘述介紹本發明的基本概念,且并非意圖限制本發明內容。實際發明范圍應依照申請專利范圍界定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22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