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20144.6 | 申請日: | 2012-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9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澎;方愛東;姜俊杰;于志安;劉洪波;蘆志強;劉杰;蔡翠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3/00 | 分類號: | E02D23/00;E02B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高萍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后翼板開孔方 沉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屬于港口、航道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已有的傳統方沉箱是重力式碼頭或者防波堤常用的結構型式,但其存在沉箱前波浪近似發生鏡面反射的不利條件。
為了改善上述傳統重力式方沉箱形成的結構前波浪反射較大的缺陷,20世紀60年代由加拿大學者JARLAN發明了前壁開孔形成消浪室的開孔方沉箱,此類開孔方沉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波浪在結構前的反射、降低結構物前波峰面高度。
本發明提出的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可在JARLAN型沉箱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結構前波浪反射以及降低工程投資。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進一步改善了結構前波浪反射,降低了工程投資成本,滿足工程建設需求。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孔方沉箱的后壁向外側伸出翼緣形成后翼板。
本發明所述的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及基于其形成的結構物利用翼緣后翼板形成區別于自身消浪室特征的消浪空間,從而達到了相對于傳統的方沉箱、開孔方沉箱更好的改善結構前波浪反射的效果。
由于實際工程應用中的開孔方沉箱都是封上頂蓋或者帶有上部結構的,為減小開孔沉箱頂部受力,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本發明的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加裝上頂蓋或者上部結構時,在其上部結構設有泄壓孔,以減小高水位波浪作用下的波壓力。
本發明并不限制所述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開孔室的大小、個數以及翼板的長度和厚度,根據應用當地波浪條件結合物理模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通過試驗計算選擇最優尺度,此類選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帶后翼板開孔沉箱形成碼頭岸壁結構時,其基床以及后方倒濾與同類結構形式的處理基本一致,對于翼板后方的倒濾應適當加強。采用該結構形式形成的整體建筑物,從建筑物的前方看,形狀類似梳子,實際工程應用中,采用該結構形式形成的防波堤可稱為開孔梳式防波堤,采用該結構形式形成的碼頭岸壁結構可稱為開孔梳式碼頭岸壁結構。
如上述所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周知,通常使用多個沉箱形成碼頭岸壁結構或者防波堤結構,因此,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公開了開孔梳式結構物,通過帶后翼板開孔沉箱連接形成不同于沉箱自身消浪室的消浪空間,不同特征的消浪空間使得正向入射波浪或者斜向入射波浪在結構物內能量損耗不同、結構前反射波相位不同,從而帶來反射波浪的顯著改善。
在此基礎上,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個優選,為了進一步改善消浪效果和后翼板所受的波浪力,根據實際對應的波浪特征,所述帶后翼板開孔沉箱的后翼板至結構物前的消浪空間內還可進一步擺放消浪塊體。
相應的,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開孔梳式結構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將帶后翼板開孔沉箱之間的后翼板連接的步驟。
本發明所述的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有效改善結構前波浪反射的效果,基于所述的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形成的碼頭岸壁結構或者防波堤結構(即開孔梳式結構物),與目前傳統沉箱形成的同類結構物相比,施工難度基本沒有增加,降低了結構前反射;與開孔沉箱形成的同類結構物相比,結構前反射降低,工程成本降低,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尚未安裝頂蓋以及上部結構的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俯視圖;
圖2為有上部結構作為碼頭結構的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側立面圖;
圖3為采用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形成的連片式碼頭結構立面圖。
防波堤結構與碼頭結構類似,與取消相應的護舷以及系船柱和上部結構的碼頭結構相類似。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發明實質,所附附圖為結構示意圖,并非構成對本發明比例、大小的限制。
參考圖1,公開了本發明所述的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開孔方沉箱1的后壁向外側伸出翼緣形成后翼板2。
參考圖2、3,在圖1的基礎上封上頂蓋以及上部結構,包括開孔方沉箱1,開孔方沉箱1的后壁向外側伸出翼緣形成后翼板2,開孔方沉箱1上封上頂蓋以及上部結構3,上部結構安裝護舷4后即可作為碼頭。
參考圖3,公開了本發明的開孔梳式結構物,是一種連片式碼頭結構,由多個帶后翼板開孔方沉箱利用沉箱之間的后翼板連接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201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煤礦用破碎裝載巷道修護機
- 下一篇:閘墩清水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