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及其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19903.7 | 申請日: | 2012-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2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龔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博云塑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14 | 分類號: | B32B27/14;B32B27/34;B32B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譽鑫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孫國棟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心 增強 尼龍 板材 及其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尼龍板材及其制備工藝,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空心微珠是一種松散、流動性好的粉體材料。空心玻璃微珠特點為:隔音性、阻燃性、電絕緣性好,密度小,吸油率低,并且強度高,廣泛用于油墨、膠粘劑、工程塑料、改性橡膠、電器絕緣件中。由于其性能穩定,耐候性好,并且價格低廉,而得到了廣泛應用。
尼龍樹脂,熔點較低,抗沖擊性、抗溶解性、吸濕性強,廣泛應用于機床、汽車、機械、化工等工業部門,適合制作各種類型的零部件。
目前,還未出現空心微珠與尼龍樹脂相結合的材料,因此,不能將空心微珠和尼龍樹脂的優勢充分的體現出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光潔度高、加工方便、收縮變形率低、耐磨、耐劃的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并提供一種制備工藝簡捷的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制備工藝。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尼龍樹脂制成的板材本體,板材本體的上、下表面分別覆蓋有由空心微珠制成的耐磨層,板材本體與耐磨層為一體結構。
進一步地說:
所述空心微珠為空心玻璃微珠。
所述板材本體的厚度為5-8厘米。
所述耐磨層的厚度為2-4厘米。
所述微珠增強尼龍板材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空心微珠改性處理
采用物理涂覆法進行改性處理,即采用高聚物或樹脂對空心微珠表面進行改性處理;
2、加熱熔融
將改性后的空心微珠加入到反應器中,加熱熔融,當熔融溫度達到200℃時,進行減壓處理,使真空度達到1.5-2MPa,停止加熱;
3、脫水處理
將加熱熔融后的空心微珠在100-110℃下進行脫水處理,反應5-8分鐘;
4、加料
向脫水處理后的空心微珠原料中添加催化劑,空心微珠原料與催化劑的質量比為(7-9):(4-6),送至加熱器皿內進行加熱處理,加熱溫度控制在120-150℃,加熱10-15分鐘;
5、壓延
將步驟4得到的物料涂覆于由尼龍樹脂制成的板材本體上,在壓延機內進行壓延處理,壓延后經過干燥處理,即得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
進一步地說:
步驟1中所述的高聚物為聚乙烯、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種。
步驟1中所述的樹脂為酚醛樹脂、聚酯樹脂、聚酰胺樹脂中的任意一種。
步驟4中所述催化劑為甲醇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述的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結構設計合理,由于板材本體的上下表面均覆蓋由空心微珠制成的耐磨層,因此,可以改善浮纖外露,提高制品表面光潔度,改善流動性能,而且,本發明所述的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加工方便、能夠有效降低收縮變形率,克服制品后翹曲現象、提高制品的耐熱溫度及耐磨、耐劃傷性。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發明所述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參照附圖,本實施例所述的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包括由尼龍樹脂制成的板材本體1,板材本體1的上、下表面分別覆蓋有由空心微珠制成的耐磨層2,板材本體1與耐磨層2為一體結構。所述板材本體1的厚度為5厘米;耐磨層2的厚度為2厘米。
本實施例所述的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物理涂覆法進行改性處理,即采用聚乙烯或酚醛樹脂對空心微珠表面進行改性處理;
2、將改性后的空心微珠加入到反應器中,加熱熔融,當熔融溫度達到200℃時,進行減壓處理,使真空度達到1.5MPa,停止加熱;
3、將加熱熔融后的空心微珠在100℃下進行脫水處理,反應5分鐘;
4、向脫水處理后的空心微珠原料中添加催化劑甲醇鈉,空心微珠原料與甲醇鈉的質量比為7:4,送至加熱器皿內進行加熱處理,加熱溫度控制在120℃,加熱10分鐘;
5、將步驟4得到的物料涂覆于由尼龍樹脂制成的板材本體上,在壓延機內進行壓延處理,壓延后經過干燥處理,即得空心微珠增強尼龍板材。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博云塑業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博云塑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1990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