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甘草茶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19443.8 | 申請日: | 2012-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21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曹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國紅樓夢旅游產品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甘草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健食品領域,尤指一種甘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本草正義》:甘草大甘,其功止在補土,《本經》所敘皆是也。又甘能緩急,故麻黃之開泄,必得甘草以監之,附子之燥烈,必得甘草以制之,走竄者得之而少斂其鋒,攻下者得之而不傷于峻,皆緩之作用也。然若病勢已亟,利在猛進直追,如承氣急下之劑,則又不可加入甘草,以縛賁育之手足,而驅之戰陣,庶乎所向克捷,無投不利也。又曰,中滿者忌甘,嘔家忌甘,酒家亦忌甘,此諸證之不宜甘草,夫人而知之矣;然外感未清,以及濕熱痰飲諸證,皆不能進甘膩,誤得甘草,便成滿悶,甚且入咽即嘔,惟其濁膩太甚故耳。又按甘草治瘡瘍,王海藏始有此說,李氏《綱目》亦曰甘草頭主癰腫,張路玉等諸家,皆言甘草節治癰疽腫毒。蓋即從解毒一義而申言之。然癰瘍之發,多由于濕熱內熾,即陰寒之證,亦必寒濕凝滯為患,甘草甘膩皆在所忌。若泥古而投之,多致中滿不食,則又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脾胃虛弱,倦怠乏力,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茶。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甘草茶,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組分為:甘草20%~25%、人參20~25%、茯苓20%~25%、白術20%~25%。
2、所述的甘草茶,其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優選為:柏子仁40%、陳皮20%、山楂20%、山藥20%。
3、所述的甘草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將按配方稱量清洗后在60~80℃溫度下干燥處理20~25分鐘;②將步驟1所得混合物與按配方所稱的得一定量的茶均勻混合后,粉碎成小顆粒,并過24目篩備用?;③將篩后小顆粒置于80℃的高溫下滅菌60分鐘消毒;④將滅菌消毒后的混合物裝入經滅菌消毒后的紙袋并用鋁箔袋封裝,得到袋泡茶,每袋3~5克。
4、本發明制作的甘草茶采用天然原料為組分,不含任何化學添加劑,脾胃虛弱,倦怠乏力,補脾益氣,清熱解毒,且方便攜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甘草茶,按甘草5g、人參5g、茯苓5g、白術5g稱量清洗后,在70℃溫度下干燥處理22分鐘;然后將其所得物與均勻混合后,粉碎成小顆粒,并過24目篩后,于80℃的高溫下滅菌60分鐘消毒,然后將混合物裝入經滅菌消毒后的紙袋并用鋁箔袋封裝,得到袋泡茶,每袋3克。
實施例2
甘草茶,按甘草5g、人參5g、茯苓5g、白術5g稱量清洗后,在80℃溫度下干燥處理20分鐘;然后將其所得物與均勻混合后,粉碎成小顆粒,并過24目篩后,于80℃的高溫下滅菌60分鐘消毒,然后將混合物裝入經滅菌消毒后的紙袋并用鋁箔袋封裝,得到袋泡茶,每袋4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國紅樓夢旅游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寧國紅樓夢旅游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194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異質多層坩堝
- 下一篇:用于在連鑄裝置中制造鋼長材產品的工藝和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