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窺鏡用照明光學系統及照明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19118.1 | 申請日: | 2012-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27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北野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膠片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B1/00 | 分類號: | A61B1/00;A61B1/07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窺鏡 照明 光學系統 裝置 | ||
1.一種內窺鏡用照明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
具備:
圓柱形狀的透光棒,該透光棒使來自光源部的照明光入射到棒入射面,并將該照明光在內部反射的同時引向棒射出面;
導光體,具有與上述棒射出面面對的圓形的引導入射面,將來自上述透光棒的上述照明光向內窺鏡前端部引導,
在設上述引導入射面的直徑為d,上述透光棒的直徑為D,上述照明光在上述棒入射面中的光強度的半幅全寬為Fw,照明光相對于上述棒入射面的入射位置在徑向上的最大偏移量為A時,滿足下式:
D>d。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窺鏡用照明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光棒將上述照明光在全反射的同時引向棒射出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窺鏡用照明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光棒的周面與空氣接觸,利用與空氣之間的折射率之差,產生上述全反射。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內窺鏡用照明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棒射出面與上述引導入射面緊貼。
5.一種內窺鏡用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
光源,產生照明光;
聚光光學系統,用于聚集上述照明光;
圓柱形狀的透光棒,該透光棒使來自上述聚光光學系統的照明光入射到棒入射面,并將該照明光在內部反射的同時引向棒射出面;
導光體,具有與上述棒射出面面對的圓形的引導入射面,將來自上述透光棒的上述照明光向內窺鏡前端部引導;以及
照明透鏡,配設在內窺鏡前端部,將來自上述導光體的照明光向觀察部位照射,
設上述引導入射面的直徑為d,上述透光棒的直徑為D,上述照明光在上述棒入射面上的光強度的半幅全寬為Fw,照明光相對于上述棒入射面的入射位置在徑向上的最大偏移量為A時,滿足下式:
D>d。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窺鏡用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聚光光學系統包括:
拋物面鏡,使上述照明光成為大致平行光;以及
聚光透鏡,使來自該拋物面鏡的照明光向上述棒入射面聚光。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窺鏡用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聯接器,該聯接器以使得上述棒射出面與上述引導入射面緊貼的方式,將上述透光棒和上述導光體保持在相連結的狀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內窺鏡用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聯接器的前端安裝有透明的玻璃蓋,上述透光棒的上述棒入射面與該玻璃蓋的后面緊貼。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內窺鏡用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和上述聚光光學系統內置于光源裝置的框體內,上述聯接器插入在該框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膠片株式會社,未經富士膠片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1911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