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臥軸混凝土攪拌輸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18216.3 | 申請日: | 2012-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56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何德祥;崔希海;李冠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俊德 |
| 主分類號: | B28C5/14 | 分類號: | B28C5/14;B28C5/16;B28C7/14 |
| 代理公司: | 濰坊鳶都專利事務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慶德 |
| 地址: | 261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臥軸 混凝土 攪拌 輸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臥軸混凝土攪拌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濕式混凝土噴射機組包括噴射機構、攪拌機構和上料機構三大部分組成,攪拌機構主要作用將水泥、沙、石子、水以一定比例混合,通過提升料斗倒入攪拌桶中,經加水攪拌均勻,倒入S管攪拌料筒,通過上料結構將漿料送至噴射機構,最后由噴射機構的混凝土輸送管送入施工地點,往復循環的操作完成巷道噴漿工作。現有的攪拌機構只有攪拌功能,沒有上料功能,并且攪拌效果不理想,混凝土的干濕不均現象嚴重。上述多臺設備同時使用實現巷道噴漿工作,因而不能靈活適應煤礦井下巷道內空間狹小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上料攪拌效果好且可靈活適用礦井工作的雙臥軸混凝土攪拌輸送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具有如下結構特點的雙臥軸混凝土攪拌輸送裝置:其包括底架,底架上裝有自后部向前傾斜向上設置的攪拌料筒,攪拌料筒的前部底面裝有出料斗,攪拌料筒的后部頂面設有沙石進料口和水泥進料口,攪拌料筒內轉動連接有兩條縱向平行設置的攪拌軸,兩攪拌軸由動力裝置驅動且同步、同轉速、轉向相反轉動,兩攪拌軸的后部分別裝有進料螺旋葉片、中部以及前部分別裝有攪拌螺旋葉片,兩攪拌軸上的攪拌螺旋葉片對應設置,攪拌料筒的內底面與進料螺旋葉片以及攪拌螺旋葉片轉動時形成的輪廓線相適應,攪拌料筒內腔的大致中部位置上裝有噴水管,噴水管上設有多個橫向排布的噴水孔。
攪拌螺旋葉片包括多個螺旋排布在攪拌軸上的攪拌葉片,攪拌葉片的底部固裝有與攪拌軸連接的連接座。
每一攪拌葉片的前部和后部分別設有防倒流側翼片,前部和后部的兩防倒流側翼片對向外伸,前一攪拌葉片后部的防倒流翼片與后一攪拌葉片前部的防倒流翼片的伸向相反。
攪拌螺旋葉片采用單螺旋葉片或雙螺旋葉片且其焊接在攪拌軸上。
攪拌螺旋葉片采用單螺旋葉片或雙螺旋葉片且與攪拌軸一體鑄造成型。
兩攪拌軸的端部分別裝有同規格且相互嚙合的同步齒輪,其中一根攪拌軸與安裝在底架上的動力機連接。
攪拌料筒內腔自后向前分為進料區、干料攪拌區、噴水攪拌區和混合攪拌區,噴水管設置在噴水攪拌區的上方,進料口設置在進料區的上方,進料區內設有連接在攪拌料筒內底面上且縱向設置的間隔板,對應水泥料倉的進料區內的進料螺旋葉片設置有缺口,對應該缺口處的攪拌料筒內滑動連接有下伸的調節板,攪拌料筒的頂部轉動連接有調整螺栓,調節板上固裝有與調整螺栓螺接的螺母。
攪拌料筒的后部鉸接在底架上,底架的前部裝有頂靠在攪拌料筒底部上且可伸縮的頂桿。
所述頂桿包括下端鉸裝在底架上的下鉸座以及上端與攪拌料筒鉸接的上鉸座,下鉸座上連接有下推桿,上鉸座上轉動連接有向側部伸出的手柄軸和下伸的螺桿,手柄軸和螺桿上分別連接有相互嚙合的錐齒輪,下推桿的頂部與螺桿螺接。
下推桿的底部固接有轉動座,轉動座與下鉸座轉動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后,通過動力裝置驅動雙軸轉動,通過沙石料倉和水泥料倉向攪拌料筒中投入合適比例的沙石和水泥,進料螺旋葉片能將投入的沙石和水泥向前向上輸送,攪拌螺旋葉片會對所進入的物料進行充分攪拌,并且對漿料進行強制式攪拌,這樣大為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特別在砂漿塌落度較大時也能將砂漿往上提升。本發明不僅具有強制攪拌功能,還具有上料輸送功能,傾斜設置的攪拌料筒大大降低了上料高度,大大的降低了工人上料的勞動強度。因而本發明具有攪拌效果好、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結構緊湊和方便在巷道移動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去掉攪拌料筒上蓋后B向的示意圖;
圖3為沿圖1中A-A線的剖視圖;
圖4為攪拌料筒中前部的剖面圖;
圖5為頂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沿圖5中C-C線的剖視圖;
圖7為沿圖5中D-D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俊德,未經謝俊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1821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