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15588.0 | 申請日: | 2012-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43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俞浩;牛振華;熊友誼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華生安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10;A61K31/37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24200 江蘇省鹽***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復方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復方制劑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以白背三七為君藥的中藥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便秘是臨床常見的復雜癥狀,表現為糞便干結,排便困難、排便量和次數減少。隨著社會的老齡化、現代生活節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疾病譜的變化等對疾病的影響,便秘已成為影響現代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前,便秘發病率有逐年增高趨勢,其中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壯年。因便秘發病率高、病因復雜,往往給患者帶來許多痛苦和煩惱,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根據病因不同可把便秘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類。器質性便秘主要由腸管器質性病變、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系統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腸管平滑肌或神經源性病變、結腸神經肌肉病變、神經心理障礙等原因引起。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有飲食原因或食物缺乏纖維素或水分不足;因工作緊張、生活節奏過快、工作性質和時間變化、精神因素等干擾了正常的排便習慣,導致結腸運動功能紊亂,部分病人可表現為便秘與腹瀉交替;腸管蠕動減弱、排便肌肉張力不足,難于將糞便排出體外;濫用瀉藥,形成藥物依賴,造成便秘;老年體弱、活動過少、腸痙攣導致排便困難等。在有便秘患者中,功能性便秘約占50%左右。
按照發病機制不同可把便秘分為慢傳輸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三種。慢傳輸型便秘是由于腸道收縮運動減弱,使糞便從盲腸到直腸的移動減慢,或由于左半結腸的不協調運動而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由于腹部、肛門直腸及骨盆底部的肌肉不協調導致糞便排出障礙,多見于老年患者?;旌闲捅忝鼐哂薪Y腸慢傳輸特點,也存在肛、直腸功能異常,或二者均不典型,治療上因人而異。
現在臨床對便秘的治療首先是強調改變生活方式,如增加膳食中的纖維素和飲水量、適當的運動、調整心理狀態、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等。采用上述方法無效者或頑固性便秘則需要藥物治療。目前,臨床用于治療便秘的常用藥物主要有:①無機鹽類瀉藥,如硫酸鎂、芒硝等,主要是通過提高腸道內的滲透壓,抑制腸道水分吸收,增加腸容積,刺激腸蠕動產生瀉下作用;②刺激性瀉藥,如大黃、酚酞等,主要作用為刺激腸道,尤其是大腸,促進腸道蠕動,達到排便的目的;③潤滑性瀉藥,如液體石蠟油、甘油等,此類藥物能軟化糞便、潤滑腸道,利于大便排出;④促動力藥,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主要刺激腸間神經元,促進胃腸平滑肌蠕動,同時作用于胃腸器官壁內肌神經叢神經節后末梢,促進乙酰膽堿釋放和增強膽堿能作用;另外,還有微生態制劑、鈣通道阻滯劑及單味或復方中藥。但上述制劑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如鎂鹽用于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潰瘍患者,可引起中毒;鎂離子可經腎排泄,故腎功能不全者慎用,且硫酸鎂抑制中樞系統。刺激性瀉藥作用強且迅速,因其刺激腸黏膜和腸肌間神經叢,提高黏膜通透性,影響水、電解質和維生素的吸收,還可導致大腸肌無力,形成藥物依賴和大便失禁,不宜長期應用。促動力藥西沙必利等可能有潛在的心血管系統不良反應。
中醫臨床認為,功能性便秘的病因主要包括感受外邪、臟腑熱結、腸胃陰寒積滯、宿食留滯、痰飲濕熱結聚、氣機郁滯、飲食不節、氣血津液虧虛等。中醫通過調整機體陰陽氣血臟腑的平衡,從根本解除便秘的發生和發展,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市場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復方制劑,該中藥復方制劑包括如下組分:
白背三七莖葉的漿體;
香茅的超細粉;
薄荷的超細粉;
維生素C;
食用酒精;
其中白背三七莖葉、香茅、薄荷、維生素C、食用酒精的重量比例為:
(90-110):(1-3):(1-3):(0.1-0.3):(2-4)。
其中白背三七莖葉的漿體是將白背三七的莖葉在超微粉碎機內粉碎成漿體;香茅的超細粉和薄荷的超細粉是分別將香茅、薄荷粉碎而成,一般制成800目;食用酒精指得是66度的食用酒精。
該中藥復方制劑中還可以含有銀耳的水煎出液或甜葉菊苷中的一種或兩種;其中銀耳的水煎出液是將銀耳在水中煎煮得到。
其中白背三七莖葉、銀耳、水、甜葉菊苷的重量比為:(90-110):
(0.15-0.35):(8-10):(1-3)。
本發明還提供了制備上述中藥復方制劑的方法,該方法為:
將白背三七莖葉的漿體、香茅的超細粉、薄荷的超細粉、維生素C和食用酒精混合,滅菌后即得。最優的方式是將白背三七莖葉的漿體、香茅的超細粉、薄荷的超細粉、維生素C和食用酒精混合,室溫下避光、密閉放置50-150天,然后滅菌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華生安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華生安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155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