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進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13894.0 | 申請日: | 2012-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98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洞君;鄒文;洪余剛;劉璞;周晶晶;巫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譚昌馳;劉奕晴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地震 數據 分解 方法 | ||
1.一種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讀入地震道數據,將讀入的地震道數據初始化為剩余信號;
(b)建立基礎原子庫D,利用建立的基礎原子庫D,初始化動態原子庫AD;
(c)計算動態原子庫AD中的每個原子與剩余信號的互相關值;
(d)針對動態原子庫AD中的每個原子,依次與剩余信號匹配出相關值較大,且范圍不重疊的多個原子,形成有效原子集,同時生成新的動態原子庫AD;
(e)根據原子的互相關率大小,從所述有效原子集中提取匹配原子,并利用提取出的匹配原子計算新的剩余信號;
(f)利用步驟(e)的結果判斷是否達到迭代終止條件,如果沒有達到,則重復步驟(c)、(d)、(e)進行迭代,直至滿足終止條件,如果達到了迭代終止條件,則進行下面的步驟;
(g)保存所提取的原子信息;
(h)利用所述原子信息,結合井信息和已知儲層信息,進行地震道數據的重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其中,在步驟(e)中,通過從剩余信號中依次減去所提取出的匹配原子,來計算新的剩余信號。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其中,在步驟(a)中,初次讀入地震道數據時,通過將地震道數據值賦給剩余信號來初始化剩余信號。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其中,步驟(d)包括如下步驟:
將每個原子的最大互相關值除以整個原子庫中所有原子的互相關值中的最大互相關值并求絕對值,得到該原子的互相關率;
判斷每個原子的互相關率是否大于設定的第一閾值;
利用互相關率大于設定的第一閾值的那些原子形成新的動態原子庫AD。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其中,步驟(d)包括如下步驟:
針對動態原子庫中的每個原子,將互相關值按照降序排序,從大到小選擇不超過第一預定數量的時間范圍不重疊的原子;
將上述步驟中所獲得所有原子按照互相關值降序的方式排列,從大到小選擇不超過第二預定數量的時間范圍不重疊的原子,構成有效原子集。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其中,在步驟(e)中,從所述有效原子集中提取互相關率大于第二閾值的匹配原子,并計算新的剩余信號。
7.如權利要求2-6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其中,在步驟(f)中,通過計算剩余信號的能量與地震道數據的能量的比值來判斷是否達到迭代終止條件。
8.如權利要求2-6中任一項所述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其中,在步驟(f)中,通過判斷提取的匹配原子的個數是否達到設定個數來決定是否終止迭代。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其中,在步驟(f)中利用提取出的匹配原子或新的剩余信號來判斷是否達到迭代終止條件,如果沒有達到迭代終止條件,則更新動態原子庫和剩余信號后,返回步驟(c)。
10.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其中,在步驟(g)中,保存所提取的原子的起始時間、相關系數、頻率、相位相關的信息。
11.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其中,在步驟(h)中,基于能量特征選擇性重構、基于頻率特征選擇性重構,或者能量和頻率特征綜合選擇性重構地震道信號。
12.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地震道數據的分解和重構方法,其中,據頻帶范圍、或者原子能量大小次序、或頻率和能量的綜合準則來重構地震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未經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138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