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非對稱控制電路的結構振動半主動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12116.X | 申請日: | 2012-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801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季宏麗;裘進浩;張錦;袁明;吳義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19/02 | 分類號: | G05D1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許方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對稱 控制電路 結構 振動 主動 控制系統 | ||
1.基于非對稱控制電路的結構振動半主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壓電驅動單元(1)、非對稱控制電路(2)、壓電傳感單元(3)、系統電路;其中,所述壓電驅動單元(1)包括至少一個貼設在被控制結構表面的第一壓電元件(M1),所述非對稱控制電路(2)包括第一二極管(D1)、電容(C)、第一功率開關管(S1),所述壓電傳感單元(3)包括至少一個貼設在被控制結構表面的第二壓電元件(M2),所述系統電路包括極值檢測單元、電感(L)、開關單元(K1)、信號處理單元;
所述非對稱控制電路(2)中:第一二極管(D1)的一極與第一壓電元件*(M1)連接,另一極與電容(C)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的另一端與第一壓電元件(M1)連接,所述第一功率開關管(S1)并連在第一二極管(D1)兩端,所述電感(L)的一端與第一壓電元件(M1)的輸出端連接,另一端與開關單元(K1)的一端連接,開關單元(K1)的另一端與第一壓電元件(M1)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極值檢測單元的輸入端與第二壓電元件(M2)連接,輸出端與開關單元連接;所述信號處理單元輸入端接極值檢測單元的輸出信號、第一壓電元件(M1)產生的電壓信號,輸出端與第一功率開關管(S1)的控制極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對稱控制電路的結構振動半主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單元(K1)包括: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第二功率開關管(S2)、第三功率開關管(S3);其中:
所述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與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連接,陰極與第二功率開關管(S2)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功率開關管(S2)的另一端與第三功率開關管(S3)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功率開關管(S3)的另一端與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對稱控制電路的結構振動半主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單元(K1)包括: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第二功率開關管(S2)、第三功率開關管(S3)、第一電壓源(U1)、第二電壓源(U2);其中:
所述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與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連接,陰極與第二功率開關管(S2)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功率開關管(S2)的另一端與第一電壓源(U1)負極連接;所述第一電壓源(U1)的正極與第二電壓源(U2)負極連接;所述第二電壓源(U2)正極與第三功率開關管(S3)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功率開關管(S3)的另一端與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1211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