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凍土上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11956.4 | 申請日: | 2012-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7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許建付;趙雨軍;趙福寧;張東;馬林林;王志強;李飛;劉書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五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3/04 | 分類號: | E01C3/04;E01C3/06;E01C21/00;E02D3/054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凱旋專利事務所 41112 | 代理人: | 林志堅 |
| 地址: | 47101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凍土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凍土上的施工方法。
?
【背景技術】
已知的,省道203線阿木古郎至杜拉爾橋一級公路是屬于地處高寒地區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該線路沿途存在濕地及季節性凍土地段,是連續多年凍土與季節凍土的過渡帶,且凍土多呈島狀零星地分布在融區中,屬典型的嚴寒地區軟土路基,目前在島狀凍土特殊路基上進行鐵路或公路施工是在高寒地區施工的技術瓶頸,為了突破上述技術瓶頸,目前國內外對凍土凍脹問題的基本理論研究較多,而對凍土的融沉問題研究則相對較少,特別是從道路工程自身特點出發進行凍土路基融沉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傳統島狀凍土特殊路基的處治方法一般為砂礫換填、拋石擠淤等,使用該方法處治的特殊路基的缺點為:當島狀凍土較厚時,挖除難度大、施工時間長、工程質量不易控制、材料供應緊、施工成本高和環境保護難等,那么如何克服上述技術難題就成了本領域技術人員的長期技術訴求。
?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凍土上的施工方法,本發明通過采用強夯置換加土工柵格的方法,有效的克服了在島狀凍土特殊路基上施工后的路基凍脹與融沉問題,同時本發明通過在夯體的外緣面設置導風槽,有效的提高了夯錘在下落的準確度,通過在點夯錘沖擊端的沖擊面設置向內凹陷的槽,使點夯出的路基形成高低不平的咬合面,大大提高了填充物的咬合牢固程度,本發明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縮短了施工周期,適合大面積推廣,適用于公路或鐵路施工。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在凍土上的施工方法,在強夯置換施工方法的基礎上加鋪土工柵格,保證路基在后期使用過程中不發生凍脹和融沉問題,實施上述方法時首先將原地面的腐殖土土層挖除,挖除深度控制在40~60厘米范圍內,根據不同工況可加深挖掘深度,在挖除腐殖土土層的外圍且地勢相對低洼的地域設置排水溝或在挖除腐殖土土層的外圍設置抽水裝置,然后在挖除腐殖土土層后的路基上拋填1~1.5米厚的片石,片石拋填完畢后報檢審批,待檢驗合格后對路基進行測量放線,標出夯點位置,然后使用強夯機和點夯錘對標出的夯點位置進行至少兩遍的點夯、計算樁長及報檢審批處理,在進行每一遍點夯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擊完成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或漏夯應及時調整強夯機的位置,直至達到設計要求,在進行點夯夯擊過程中要及時記錄夯坑的深度,當夯坑過深而發生點夯錘吊起困難時停止點夯,同時向夯坑內拋填片石直至與夯坑頂平,記錄拋填片石的數量,在點夯過程中當夯點周圍軟土擠出影響施工時隨時清理并在夯點周圍鋪墊碎石,然后繼續點夯直至片石穿透地基下部季節性凍土軟土層,使季節性凍土軟土層與永久性島狀凍土層接觸形成直徑為0.5~2.0米的石墩,重復上述步驟完成對所有設計石墩的點夯;下一步推平點夯后的路基,使用強夯機和滿夯錘對推平后的路基進行滿夯,直至將推平后的路基表層夯實,待再次檢驗合格后,在滿夯后的路基上鋪填25~35厘米厚的砂礫形成砂礫墊層,然后在砂礫墊層的基礎上鋪設至少三層的土工柵格,待最終檢驗合格后便可進行后續路面鋪設作業。
所述的在凍土上的施工方法,所述抽水裝置包括水泵、進水管道、排水管道、濾網和動力機構,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連接排水管道,抽水泵的進水端連接進水管道的一端,在所述進水管道的另一端設有濾網,所述水泵外接動力機構。
所述的在凍土上的施工方法,所述動力機構為電機或發動機。
所述的在凍土上的施工方法,所述點夯錘包括夯體、吊耳和導風槽,所述夯體為實心接構,夯體的一端為吊裝端,夯體的另一端為沖擊端,在夯體吊裝端的中部間隔設置有兩個相互對應的吊耳,在兩吊耳的中部對應設置有安裝孔,在夯體的外緣面上均勻設有至少三個貫通吊裝端和沖擊端且向內凹陷的直線形導風槽,所述導風槽的形狀設置為U形或V形或∏?形,在所述夯體沖擊端的沖擊面上均勻設有至少三個向內凹陷的直槽或在沖擊端的上部面上設置向內凹陷的螺旋形槽。
所述的在凍土上的施工方法,所述夯體的沖擊端通過螺紋或焊接的形式與夯頭連接,所述夯頭的端面均勻設有至少三個向內凹陷的直槽或在夯頭的端部設置向內凹陷的螺旋形槽。
所述的在凍土上的施工方法,所述夯體的沖擊端設有向下延伸的上部小下部大的圓錐形增重環,所述重環的端面均勻設有至少三個向內凹陷直槽或在夯頭的端部設置向內凹陷螺旋形槽。
所述的在凍土上的施工方法,所述直槽呈田子形設置。
所述的在凍土上的施工方法,所述螺旋形槽替換為三角形或四邊形或菱形或多角形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五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五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1195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