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風力氣囊泵水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09338.6 | 申請日: | 2012-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78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曙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曙光 |
| 主分類號: | F04B43/00 | 分類號: | F04B4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力 氣囊 水系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風力氣囊泵水系統,尤其涉及一種不消耗電能的風力氣囊泵水系統,屬于環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最近嚴重的旱情,使我國的農業遭受巨大的損失,同時也反映出了我國農業基礎水力建設的滯后,于是中央政府堅決果斷的下發了1號文件,在十二五期間,著重于農業基礎水力建設,挖水庫、修池塘、建水渠、鉆深井等等。對發展農用水泵的要求是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充分利用自然能源。那么對于從水源地,往外抽水的水泵來說,怎么才能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呢?下面就是一些專業人士就農用水泵以后的發展趨勢給出的一些建議。
一些專家提出,用一臺大泵代替多臺小泵可提高機組效率、節約材料、降低能耗和工程造價,且便于實現自動化管理。因此,各種大型軸流泵和混流泵發展較快,最大葉輪直徑分別達到4.6米和6.2米,配套功率最高達1.25萬千瓦,混流泵有取代部分高揚程軸流泵和低揚程離心泵的趨勢。在深井提水方面主要發展潛水電泵,其最大口徑已達1米,有的采用6000伏高壓電機,最大功率達2500千瓦。這些大型的抽水設備被安裝在大江、大河、大型的水庫、深井、湖泊等地方,根據需要就可以把水抽到溝渠里,向周圍的農田輻射水源。不過這些大型的提水設備大型化了,對于以后的維護、維修成本就更高了,還要投巨資架設專用電網給這些大型的潛水電泵供電,同時還占用土地。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缺點,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風力氣囊泵水系統,其不需要耗費電能,就可以對水進行增壓,并且維護費用低。
為實現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風力氣囊泵水系統,其包括:儲氣罐14,其用于存放高氣壓空氣;第一氣流管制器40,其用于調節從空氣罐流入到第一氣囊增壓泵38中的空氣的流量;第一氣囊增壓泵38,其用于將源水抽入到原水箱;原水箱22,其用于儲存待過濾的水;袋式過濾器21,其用于對原水箱22所儲存的水進行初過濾,以滿足膜元件所需要的進水水質;第二氣囊增壓泵20,其用于對經過初過濾的水流進行增壓,以達到膜元件所需要的壓力;第二氣流管制器,其用于調節從空氣罐流入到第二氣囊增壓泵20中的空氣的流量;膜元件23,其用于除去被第二氣囊增壓泵20所增壓的水中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將水分成清潔水和廢水;后置活性炭37,其用于進一步凈化膜元件23所產生的清潔水。
優選地,所述系統還包括風力驅動的空氣壓縮機39,空氣壓縮機39用于對空氣壓縮成高氣壓空氣并存儲到儲氣罐14中。
優選地,所述系統還包括:壓力調節閥,其用于調劑膜元件所產生的清潔水與廢水的比例和反滲透的工作壓力;沖洗調節閥,其用于提高膜元件23進水流量及操作壓力以把污染層沖洗掉。
優選地,所述第一和第二氣囊增壓泵20和38均包括:第一容器1、安裝于第一容器1內的頂部的第一氣囊3、第二容器2和安裝于第二容器2內的頂部第二氣囊4,其中,所述第一容器1的上端設置有第一法蘭盤33,第一法蘭盤33上設置有插入第一氣囊3內的第一通氣管19,所述第一容器1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進水管,第一進水管處設置有第一單向進水閥5;第一容器1的側壁設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處設置有第一單向出水閥7;所述第二容器2的上端設置有第二法蘭盤34,第二法蘭盤34上設置有插入第二氣囊4內的第二通氣管18,所述第二容器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進水管,第二進水管處設置第二單向進水閥6;第二容器2的側壁設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處設置有第二單向出水閥8。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氣流管制器均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氣管19中的空氣的流量的第一流量開關9、用于控制第一通氣管19中的空氣的流向的第一氣動換向閥11、控制第二通氣管18中的空氣的流量的第二流量開關10和用于控制第二通氣管18中的空氣的流向的第二氣動換向閥12。
其中,空氣罐頂部的設置有總通氣管,總通氣管處設置有總閥門13,所述總閥門13用于控制空氣從空氣罐流出或者流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風力氣囊泵水系統,不消耗電能,維護費用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風力氣囊泵水系統的方框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氣囊增壓泵泵水的原理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曙光,未經王曙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093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裱紙機收紙機構
- 下一篇:裱紙機的自動收紙整理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