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轉向管柱潰縮防脫落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08727.7 | 申請日: | 2012-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377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萬題;姜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采埃孚轉向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1/19 | 分類號: | B62D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城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劉伍堂 |
| 地址: | 20182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轉向 管柱 潰縮防 脫落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轉向管柱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汽車轉向管柱潰縮防脫落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汽車駕駛舒適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具有角度調節功能的潰縮吸能轉向系統已逐步應用。在汽車發生劇烈的撞擊時,駕駛者往往會因為強烈的停止作用而向前傾,人體的胸部會和方向盤發生碰撞,為了使遭到轉向管柱沖擊的駕駛者胸部所承受的沖擊力減小,有些汽車把轉向管柱設計成在撞擊時因遭到外界擠壓而發生二到三段的潰縮的形式,以分散一些因撞擊由轉向管柱傳遞到人體的沖擊力。
目前國內的有些可潰縮轉向管柱在轉向管柱上還設有調節支架、鋼帶保持架、吸能鋼帶、滑脫塊,參見圖15,其中調節支架和滑脫塊注塑連接,該調節支架固定在汽車橫梁支架上,調節支架的中間向下凹陷,該凹陷處用來安置轉向管柱,從而將轉向管柱通過汽車橫梁支架固定在汽車橫梁上,同時通過調節手柄來實現轉向管柱的角度調節功能;滑脫塊通過螺栓連接在汽車橫梁支架上,在潰縮時滑脫塊不動,但滑脫塊與調節支架的注塑連接被破壞,使調節支架脫落;吸能鋼帶一端通過螺栓與滑脫塊一起安裝在汽車橫梁支架上,在潰縮時通過變形來吸能,吸能鋼帶另一端從鋼帶保持架中穿過,在轉向管柱發生潰縮時,鋼帶保持架起到導向的作用。這種結構設計較簡單,但是只實現了轉向管柱的潰縮功能,并無防脫落功能,在潰縮時轉向管柱會掉落對駕駛員進一步傷害,該可潰縮轉向管柱的頻率和剛度都不高,只適用于低端車型。
因此,作為汽車安全很重要的系統之一,在汽車發生正面碰撞時,轉向管柱不僅需要通過發生潰縮來吸收沖擊力,而且還需要在潰縮的同時防脫落,較大程度的減少轉向系統對駕駛員的傷害。針對上述情況,目前國內又出現了可潰縮防脫轉向管柱,參見圖16,包括潰縮支架、吸能鋼帶、鋼帶保持架、調節支架、安裝支架、鉚釘等。其中,潰縮支架固定在汽車橫梁上,同時潰縮支架上設有三條潰縮用長槽孔和鋼帶保持架孔,三個鉚釘的底部分別穿過潰縮支架上的三條長槽孔后連接安裝支架,且安裝支架的底部焊接調節支架,而調節支架上也設有相應的鋼帶保持架孔并設有角度調節裝置,轉向管柱設于調節支架內,吸能鋼帶的一端穿過鋼帶保持架后依次穿過調節支架上的鋼帶保持架孔及安裝支架后固定于潰縮支架上的鋼帶保持架孔內,這種結構在轉向管柱潰縮時,潰縮支架保持不動,而包括調節支架、鋼帶保持架、安裝支架、調節機構在內的上管柱總成則沿長槽孔移動,在潰縮時鋼帶保持架及長槽孔起到導向作用,吸能鋼帶起到吸能作用。雖然這種結構設計實現了轉向管柱的潰縮防脫落功能,但零部件較多、占用空間大,且結構工藝復雜,質量重,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通過結構改造來減少零部件,并在汽車橫梁與轉向管柱的短距離空間實現客戶要求的潰縮距離,同時加強轉向管柱的頻率和剛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汽車轉向管柱潰縮防脫落機構,包括轉向管柱、潰縮支架、吸能鋼帶、調節支架、角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鋼帶的頭部向上彎折并設有鉚釘孔;所述的潰縮支架為在槽口向下的U形板的左、右兩側板的底部分別設有向外翻折的翼板,左、右兩個翼板分別呈前高后低的階梯狀,翼板的后邊緣設有向后方開口的“n”形缺口,對應鉚釘孔處的U形板的頂板上沿前后向設有長槽孔;所述的調節支架采用槽口向下的另一U形板,另一U形板頂部的水平板上的后部沿左右向設有間隙槽將水平板分隔成前、后水平板,對應長槽孔處的前水平板上設有鋼帶鉚釘孔,且后水平板向下凹陷,前水平板與后水平板在水平面上的落差形成落差間隙,另一U形板的左、右兩個側板之間設有角度調節裝置,另一U形板的左、右兩個側板的下半部分別向后延伸形成延伸板,左、右兩個延伸板的頂部分別向左、右兩側翻折形成翻邊,轉向管柱從另一U形板的U形槽內穿過,且轉向管柱位于角度調節裝置的上方;潰縮支架的U形板的前側底部嵌套在調節支架的水平板上,鉚釘的桿部依次穿過吸能鋼帶的頭部的鉚釘孔、潰縮支架的長槽孔后固定于調節支架的鋼帶鉚釘孔內,吸能鋼帶的彎折處繞過潰縮支架的前側邊及調節支架的前水平板的前側邊,吸能鋼帶的尾端穿過前水平板與后水平板之間的落差間隙,另一鉚釘的底部穿過“n”形缺口后固定于調節支架的翻邊上。
吸能鋼帶的頭部的寬度大于吸能鋼帶其余部位的寬度,所述的鉚釘孔沿吸能鋼帶的頭部的左右向至少設兩個。
調節支架的兩個翻邊的高度低于調節支架的后水平板。
所述的潰縮支架的前側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潰縮支架的U形板的頂板的后側長于翼板的后側,U形板的左、右側板的后側邊呈弧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采埃孚轉向系統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采埃孚轉向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0872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盤式電機上的分體式改進型轉子框架
- 下一篇:一種轉子磁軛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