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輪胎硫化膠囊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05150.4 | 申請日: | 2012-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53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惠強;張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圣豐減震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10 | 分類號: | B29C33/10;B29C35/00;B29L30/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9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胎 硫化 膠囊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輪胎硫化膠囊結構,屬于汽車輪胎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和全球高速公路的快速增長,汽車的種類越來越多,行駛速度越來越快,對輪胎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因而對輪胎模具的品質要求也是越來越精。膠囊模具與普通塑料模具、沖壓模具、壓鑄模具等其他模具相比,在技術含量、精度、花紋結構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輪胎膠囊模具的主要特點有:l、技術含量高;2、精密度高;3、特殊花紋結構。
現有的膠囊表面的花紋結構大多只有排氣槽組成,這種膠囊在硫化輪胎時,由于排氣通道較少,膠囊表面與外胎內里接觸面積較大,排氣性能差,硫化后的輪胎易出現內里濕氣不良的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輪胎硫化膠囊結構,能夠促進輪胎各部位氣體流通,使輪胎硫化時受熱均勻,質量穩定可靠。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輪胎硫化膠囊結構,包括膠囊體,膠囊體的外表面與輪胎的內表面形狀相對應,在所述膠囊體的外表面對應于輪胎胎冠部位為光滑面;特征是:在所述膠囊體外表面對應于輪胎的胎面的區域以及胎面與胎肩的過渡區上設置網格狀的排氣槽。
所述排氣槽形成的每個小網格為平行四邊行。
在所述排氣槽形成的每個小網格區域中平行設有直線或斜線的小排氣槽。
所述小排氣槽與排氣槽連通。
本發明所述的輪胎硫化膠囊能夠促進輪胎各部位氣體流通,大大增加了氣體流通的機率,使輪胎硫化時的受熱更均勻,質量更加穩定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膠囊體的表面局部展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輪胎硫化膠囊結構包括膠囊體1、光滑面2、排氣槽3、小排氣槽4等。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膠囊體1,膠囊體1的外表面與輪胎的內表面形狀相對應;在所述膠囊體1的外表面對應于輪胎胎冠部位為光滑面2,在膠囊體1外表面對應于輪胎的胎面的區域以及胎面與胎肩的過渡區上設置網格狀的排氣槽3,排氣槽3形成的每個小網格為平行四邊行;并且,如圖2所示,在排氣槽3形成的每個小網格區域中平行設有直線或斜線的小排氣槽4,小排氣槽4與排氣槽3連通。
本發明所述的輪胎硫化膠囊的外表面設有網格狀排氣槽,并在排氣槽形成的網格上設置小排氣槽,從而使得在輪胎硫化的過程中各個部位除了可以通過排汽槽互相流通以外,還可以通過網格狀排氣槽之間的小排氣槽互相流通,大大的增加了各部位互相流通的機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圣豐減震器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圣豐減震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051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拆卸沖頭的沖床
- 下一篇:氣壓式卡頭澆注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