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陶扎色替在制備治療缺血性腦損傷的藥物中的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03266.4 | 申請日: | 2012-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29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常輝;李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輝 |
| 主分類號: | A61K31/506 | 分類號: | A61K31/506;A61P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14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陶扎色替 制備 治療 缺血性 腦損傷 藥物 中的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缺血性腦損傷的藥物的用途,具體涉及陶扎色替及其類似化合物或其可藥用鹽在制備治療缺血性腦損傷的藥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缺血性腦損傷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該病的特點是產生原因較多,臨床應用的藥物也很多,但是大多數藥物發揮的治療效果比較微弱,所以亟需一種非常有效地治療缺血性腦損傷的藥物。
缺血性腦損傷大致可分為腦梗塞,腦栓塞以及缺血性腦卒中等疾病。這些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中,腦梗塞指因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缺血以及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腦栓塞是指因異常的固態、液態、氣態物體沿血循環進入腦動脈系統,引起動脈管腔閉塞,導致該動脈供血區局部腦組織壞死,臨床上表現為偏癱、偏身麻木、講話不清等突然發生的局源性神經功能缺損癥狀。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于腦組織局部動脈血流灌注減少或突然完全中斷,造成該供血區域內腦組織細胞缺血缺氧壞死,進而出現相應腦組織功能受損等表現。
缺血性腦損傷是一個及其復雜的病理生理過程,近年來研究發現,腦血流中斷使腦細胞產生損傷是一個快速的級聯反應,這個級聯反應包括諸多環節,如細胞酸中毒、細胞內鈣離子失調、能量代謝障礙、興奮性氨基酸釋放增加、相關凋亡基因被激活、產生大量的自由基等等,缺血性腦損傷的病因是多因素的。
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缺血性腦損傷的藥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抗血小板藥物的治療
常用的藥物有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目前阿司匹林用于急性腦梗塞的預防已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是使用阿司匹林的時候,由于患者的個體差異,不同患者對其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劑量選擇上比較麻煩,為了避免不良反應,在用藥過程中需要監測血小板等生理指標,非常繁瑣。而且在將此藥用于治療而不是預防的時候無法顯其在預防中的良好作用,阿司匹林還會出現皮疹,胃腸道等不良反應。
二、抗凝藥物的治療
抗凝藥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鈣、類肝素、口服抗凝劑和凝血酶抑制劑等。目前多采用低分子肝素鈣進行治療,由于其具有較強的抗Xa因子能力,進而發揮抗凝作用,生物利用度較高,用于治療急性腦梗塞??梢愿纳苹颊叩母吣隣顟B,可以改善支循環從而挽救半暗區瀕死腦細胞并有報道說可以部分改善神經功能。盡管急性期抗凝治療已應用在臨床很多年,但療效一般且由于其副作用可引起全身性出血而一直存在爭議。鑒于此,對大多數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無法用此藥早期進行抗凝治療,而對于少數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療,需在謹慎評估風險后慎重選擇使用。
三、溶栓藥物的治療
溶栓治療是目前恢復血流最重要的措施,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和尿激酶是我國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藥。有報道稱,缺血性腦卒中發病3小時內應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可以減少患者死亡及嚴重殘疾的危險性。但是實際臨床效果來看,此類藥物除療效一般以及出血風險外,還有部分病人出現血管源性水腫引起呼吸道部分梗阻。
四、降纖藥物的治療
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多,是增加血漿粘度和全血粘度的主要影響因素。主要降纖藥物有國產降纖酶、日本東菱克栓酶(巴曲酶)等。巴曲酶國內已應用多年,積累了一定的臨床經驗,研究結果顯示巴曲酶治療急性腦梗塞有一定療效,可降低纖維蛋白原水平,但療效一般,亦有出血傾向。應用降纖酶可有效地降低腦梗死患者血液中纖維蛋白原水平,從而改善腦功能,并減少卒中的反復發作,但是為了維系療效需在發病6小時內使用,而且依然有出血傾向,而且并不是對每個患者都有效。
五、神經細胞功能復活劑的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輝,未經常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0326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發動機托架的側安裝臂
- 下一篇:一種用于智能水表的IC卡接口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