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氧化球團豎爐內置冷卻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02190.3 | 申請日: | 2012-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82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忠文;戚云峰;李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鋼集團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1/24 | 分類號: | F27B1/24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麗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qū)舜華***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 球團豎爐 內置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氧化球團豎爐,具體地說是一種氧化球團豎爐內置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在氧化球團豎爐生產過程中,豎爐冷卻帶內鼓入的冷卻風與焙燒好的球團礦換熱升溫后,與豎爐燃燒室煤氣燃燒產物混合,在豎爐烘干床上實現(xiàn)對含水約8.5%的入爐生球的干燥、預熱過程,為保證入爐生球的完整性,對通過烘干床的高溫氣體流量和溫度有嚴格的工藝操作制度要求,因而鼓入氧化球團豎爐的冷卻風量需嚴格控制,導致焙燒好的球團礦無法與冷卻風充分換熱,最終導致球團豎爐排礦溫度高達~600℃以上,炙熱球團礦對氧化球團豎爐的齒輥、卸料器以及后續(xù)的運輸設備均構成較大的危害,同時球團礦顯熱自然消耗殆盡,無法對其熱量進行回收利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氧化球團豎爐內置冷卻裝置,它能夠有效降低球團豎爐排礦溫度,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能夠對球團礦攜帶的熱量進行回收利用。
本發(fā)明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包括球團豎爐冷卻帶殼體,冷卻帶殼體側壁上部周圈均勻設置多個一次冷卻供風支管,冷卻帶殼體側壁下部周圈均勻設置多個二次冷卻供風支管,各一次冷卻供風支管和二次冷卻供風支管均通過管路與鼓風機連接,一次冷卻供風支管和二次冷卻供風支管之間的冷卻帶殼體內安裝冷卻集風梁,冷卻集風梁底面設置多個集風孔,冷卻集風梁兩端均通過管路與集風總管連接,集風總管與負壓風機連接。各一次冷卻供風支管均與一次冷卻勻風管連接,各二次冷卻供風支管均與二次冷卻勻風管連接,一次冷卻勻風管和二次冷卻勻風管均是環(huán)形管道,一次冷卻勻風管和二次冷卻勻風管均通過管路與鼓風機連接。一次冷卻勻風管水平方向兩側分別與第一送風管和第二送風管連接,二次冷卻勻風管水平方向兩側分別與第三送風管和第四送風管連接,第一送風管、第二送風管、第三送風管和第四送風管均與送風總管連接,送風總管上安裝鼓風機。集風總管上安裝布袋除塵器。冷卻集風梁外壁包裹有耐熱層。冷卻集風梁頂面設置冷卻集風梁保護層,冷卻集風梁保護層為正五棱柱型,正五棱柱其中的一個矩形面與冷卻集風梁頂面連接,矩形面的寬度與冷卻集風梁頂面寬度相等。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在不增加烘干床處高溫氣體流量的基礎上,成倍增加與球團礦換熱的冷卻風量,有效降低球團豎爐排礦溫度,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能夠對球團礦攜帶的熱量進行回收利用,球團礦與冷卻風換熱充分,冷卻集風梁不直接與球團礦接觸,不會受球團礦碰撞、摩擦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氧化球團豎爐內置冷卻裝置,包括球團豎爐冷卻帶殼體1,冷卻帶殼體1側壁上部周圈均勻設置多個一次冷卻供風支管2,冷卻帶殼體1側壁下部周圈均勻設置多個二次冷卻供風支管3,各一次冷卻供風支管2和二次冷卻供風支管3均通過管路與鼓風機4連接,一次冷卻供風支管2和二次冷卻供風支管3之間的冷卻帶殼體1內安裝冷卻集風梁5,冷卻集風梁5底面設置多個集風孔6,冷卻集風梁5兩端均通過管路與集風總管15連接,集風總管15與負壓風機7連接。一次冷卻供風支管2和二次冷卻供風支管3同時向球團豎爐冷卻帶殼體1內通入冷卻風,一次冷卻供風支管2通入的一次冷卻風與球團礦換熱后上升至烘干床對入爐生球進行干燥、預熱,二次冷卻供風支管3通入的二次冷卻風與球團礦換熱后,從冷卻集風梁5底面的集風孔6進入冷卻集風梁5,并通過集風總管15收集,便于換熱設備對高溫氣體的熱量進行回收,本發(fā)明在不增加烘干床處高溫氣體流量的基礎上,能夠成倍增加與球團礦換熱的冷卻風量,有效降低球團豎爐排礦溫度,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測量可知:采用本發(fā)明后,球團豎爐排礦溫度可降至100℃-150℃,不會對氧化球團豎爐的齒輥、卸料器以及后續(xù)的運輸設備以及其它設備構成危害,能夠大幅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本發(fā)明為了確保各供風支管的供風量均勻,可在各一次冷卻供風支管2均與一次冷卻勻風管8連接,各二次冷卻供風支管3均與二次冷卻勻風管9連接,一次冷卻勻風管8和二次冷卻勻風管9均是環(huán)形管道,一次冷卻勻風管8和二次冷卻勻風管9均通過管路與鼓風機4連接。一次冷卻勻風管8和二次冷卻勻風管9能夠均衡各供風支管的壓力,使冷卻風均勻的通入冷卻帶殼體1,確保球團礦與冷卻風充分換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鋼集團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濟鋼集團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021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創(chuàng)新節(jié)能燈
- 下一篇:一種拉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