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深井曝氣廢水處理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01540.4 | 申請日: | 2012-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57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新華;張若煜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3/12 | 分類號: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應圣義 |
| 地址: | 312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深井 廢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沸水或污水的生物處理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深井曝氣廢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深井曝氣工藝具有一系列突出的優點,受到廣泛地重視,深井曝氣裝置是這種飛速處理方法的主要設備,廢水生化過程即在曝氣裝置內進行。這種曝氣裝置一般深50-150米,直徑0.4-6米,內部被分隔成下降管和上升管兩部分,前者和后者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同心圓式結構。置于地下的曝氣裝置多采用同心圓式結構,其中心下降管為直筒形,外殼和中心管之間的環形部分作為上升通道,曝氣裝置上部一般設置有圓形或者其他形狀的頂槽,如圖1所示。
由于深井曝氣廢水處理一般采用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的氣提循環。但是在氣提循環中所注入的壓縮空氣會隨著循環液流的下降,逐漸融入水中。當混合液流到達槽底后轉變方向,沿上升管向上流動,溶于水中的空氣逐漸重新釋放出來,由于釋放的空氣會吸附在混合液流中的污泥上,因此深井曝氣裝置的出水在進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之前,尚需要進行脫氣。而脫氣操作一般采用真空脫氣,耗電量巨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深井曝氣裝置的出水尚需要脫氣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能夠在深井曝氣的上升過程中實現脫氣操作的深井曝氣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深井曝氣廢水處理裝置,包括上部的頂槽、設置在頂槽下方的上升管及下降管,所述上升管的頂端與頂槽的底端相連通,下降管設置在上升管內部,下降管的底部與上升管相連通,下降管的深處設置有氣流紊流器,所述上升管的內壁上垂直間隔地附著有環狀凸塊,環狀凸塊的上端面與上升管的軸線方向相垂直,環狀凸塊的下端面與上升管的軸線方向相傾斜。
作為優選,還包括側向內循環通道、防噴板,所述側向內循環通道設置在下降管的頂部,下降管通過側向內循環通道與頂槽相連通,所述防噴板設置在下降管頂部的內壁上,防噴板與下降管軸線方向相傾斜。
作為優選,所述環狀凸塊下端面的徑向方向上間隔設置有凹槽。
作為優選,還包括第二上升管,第二上升管位于下降管和上升管之間,第二上升管、下降管、上升管同軸排列,第二上升管上設置有連通第二上升管的內側和外側的連通管,連通管與凹槽相連接。
作為優選,還包括第二上升管,第二上升管位于下降管和上升管之間,第二上升管、下降管、上升管同軸排列,所述環狀凸塊附著在第二上升管的外壁上,環狀凸塊的下端面與第二上升管的軸線方向相傾斜并向下傾斜,環狀凸塊的下端面間隔設置有凹槽,凹槽位于第二上升管的徑向方向,第二上升管上設置有連通第二上升管的內側和外側的連通管,連通管與凹槽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下端面的傾角為15-30°。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上升管與下降管的徑向間隙為第二上升管與上升管的徑向間隙的1/5-1/3。
作為優選,所述凹槽的數目為6-20。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
通過設置環形凸塊,深井曝氣裝置中的上升液流在流進環形凸塊與下降管的間隙時,由于管徑減小,使上升液流的流速增大,當經過環形凸塊后,由于管徑突然增大,因此上升液流的流速突然減緩。流速的突然改變會加速上升液流中的氣體的析出,促使上升液流中的污泥與吸附在污泥上的氣體相分離,從而達到脫氣的效果。
由于溶解于水中的氣體從水中析出是隨著水壓的減小而逐漸進行的,因此需要在深井曝氣裝置的上升液流上設置一系列地環狀凸塊,以達到逐次脫氣的目的。
此外,由于與上升液流分離的氣體并未真正地與上升液流相隔離,因此通過設置第二上升管,將上升液流分為大小不一,但是可以相互連通的兩部分上升液流,流量較大的上升液流在通過環狀凸塊時脫除的氣體,會聚集在環狀凸塊下端面的凹槽中,并隨著連通管進入流量較小的上升液流,從而達到隔離上升液流和氣體的目的,脫除氣體的大部分上升液流可以直接進入固液分離操作,而含有大量氣體的那部分流量較小的上升液流可以通過內循環管道再次進入下降管進行循環。
與上升液流分離后的氣體,將會聚集在環狀凸塊的下端面,且可以通過連通管進入第二上升管內側,從而達到脫氣的目的。為了能夠有效收集氣體,還可以通過增加凹槽的數目增加凹槽的總面積,以提升收集氣體的效率。但是連通管的數目與凹槽的數目是一一對應的。因此過多的凹槽會影響上升通道的面積,增大上升過程中的不必要的阻力,降低水流的流速。由此將凹槽的數目設置為6-20條是合適的。
由此,本發明實施時,可以省略脫氣步驟,無需再建造專門的脫氣裝置,簡化了工藝流程,提高了處理效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文理學院,未經紹興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015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鋁合金犧牲陽極制造工藝
- 下一篇:一種米糠營養纖維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