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細腳棒束孢子實體生產的培養基及工業化培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00985.0 | 申請日: | 2012-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1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譚悠久;陳祝安;蓋悅;王玉芹;孫長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泛亞生物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05G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許亦琳;余明偉 |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細腳棒束 孢子 實體 生產 培養基 工業化 培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細腳棒束孢子實體生產的培養基及工業化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細腳棒束孢(Isaria?tenuipes),舊稱細腳擬青霉(Paecilomyces?tenuipes),為高雄山蟲草(Coryceps?takaomantana)的無性型。細腳棒束孢培養物具有免疫調節活性、抗腫瘤、降血糖、減少血脂中膽固醇含量、抑制皮膚炎癥、預防和治療外源化學物質的侵襲和病毒侵染、抗氧化、提高常壓耐缺氧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
在自然條件下細腳棒束孢的寄主為鱗翅目幼蟲或蛹,盡管該菌種為世界性分布,但分布數量并不多,大量采集存在困難。在中國、日本、韓國開展了細腳棒束孢的人工培養及其應用研究。陳祝安報道了細腳棒束孢培養性狀(真菌學報,1989,8(3):214-220)。在日本和韓國,關于細腳棒束孢的研究,更多的側重于以家蠶或其它昆蟲為活體寄主進行人工培養(Sang-Duk?Ji.Mycobiology,2011,39(3):158-163)。但活的家蠶或其他昆蟲來源受地理和季節限制,且單一的家蠶價格昂貴,不適合大規模工業培養,因此也難以廣泛應用于下游產品的開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公開了能夠實現細腳棒束孢子實體培養的細腳棒束孢培養基和細腳棒束孢子實體工業化培養方法。本發明通過斜面培養基、搖瓶種子培養基、發酵罐種子培養基分別制備斜面孢子、一級種子、以及二級種子,同時以小麥或大麥為主料,以蠶蛹粉為輔料,采用蒸料罐蒸煮滅菌,將二級種子入蒸料罐,通過蒸料罐旋轉混合均勻,然后采用自動分裝機分裝到培養盒內,再通過振動床將培養基振動平整,覆膜密封,移入培養室內進行固體發酵培養,控制培養過程中溫度、光照、濕度、通風等條件,培養獲得細腳棒束孢子實體,實現蒸煮、滅菌、培養一體化和自動化,適用于細腳棒束孢子實體的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細腳棒束孢子實體的工業化培養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菌種活化:將細腳棒束孢接種到斜面培養基上培養,獲得斜面孢子,收集斜面孢子,制備孢子液;
2)種子液的制備:
A.一級種子液的制備:將上一步的孢子液接入搖瓶種子培養基進行培養,獲得一級種子液;
B.二級種子液的制備:將上一步的一級種子液接入發酵罐種子培養基,發酵培養獲得二級種子液;
3)固體發酵培養基的制備:將固體培養基原料加入蒸料罐內,滅菌,冷卻,獲得用于培養細腳棒束孢子實體的固體培養基;
4)將步驟2)制備的二級種子液加入步驟3)蒸料罐內的固體培養基中,通過蒸料罐旋轉的方式,將固體培養基與種子液混合均勻,通過自動分裝機分裝至固體發酵培養盒,覆膜密封,通過振動床將培養盒內的培養基振動平整;
5)固體發酵:將步驟4)培養基振動平整的培養盒移入培養室,培養獲得細腳棒束孢子實體。
較優的,步驟1)所述斜面培養基配方如下:
所述培養基配方中,馬鈴薯的處理方法是馬鈴薯沸水煮30min,紗布過濾,取濾液與其他組分混合;蟬蛹的處理方法是蟬蛹沸水煮30min,紗布過濾,取濾液與其他組分混合。
較優的,步驟1)斜面孢子的培養條件為:23~27℃,黑暗培養10~15天。
所述孢子液是用滅菌水洗脫斜面培養基上的斜面孢子獲得。
較優的,步驟1)所述孢子液的濃度為106~107個孢子/ml。
較優的,步驟2)所述搖瓶種子培養基配方如下:
馬鈴薯????10~20wt%
蔗糖??????1~2wt%
水????????余量。
較優的,步驟2)中孢子液接入搖瓶種子培養基的接種量為5~10v/v%。
更優的,步驟2)一級種子的培養溫度為23~27℃,轉速為120~180rpm,培養36~48h。
較優的,步驟2)所述發酵罐種子培養基的配方如下:
較優的,步驟2)中一級種子接入發酵罐種子培養基的接種量為5~10v/v%。
較優的,二級種子的培養溫度為23~27℃,通氣量1.5~2.5vvm,攪拌速率200~300rpm,培養48~72小時。
較優的,步驟3)所述固體培養基配方為:小麥和/或大麥:蠶蛹粉:水的質量比為1~1.5:0.05~0.3:1~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泛亞生物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泛亞生物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009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