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控感測裝置及觸控感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00807.8 | 申請日: | 2012-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3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圣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4 | 分類號: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義興;周偉明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觸控感測 裝置 方法 | ||
1.一種觸控感測裝置,應用于一電容式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該觸控感測裝置包含:
一驅動模塊,用以提供復數個驅動信號;
復數條驅動線,耦接該驅動模塊,該復數條驅動線相對應地分別接收該復數個驅動信號;
復數條感測線,相對應地分別感應并輸出復數個感測信號;以及
一感測模塊,耦接該復數條感測線,用以根據該復數個感測信號中的每一個感測信號與相鄰感測信號之間的復數個差值判定該電容式觸控顯示面板上的觸控點位置;
其中,該復數條驅動線所占的一驅動電極面積大于該復數條感測線所占的一感測電極面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復數條驅動線與該復數條感測線設置于同一平面上且彼此不相互連接而呈交叉排列,致使該復數條驅動線與該復數條感測線之間的電極互感面積增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復數條驅動線與該復數條感測線之間的一電極間距采用與該復數條驅動線及該復數條感測線均不相連的浮接電極填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復數條驅動線與該復數條感測線設置于不同平面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復數條驅動線為設置于一平面上的大面積電極且復數條感測線為設置于另一平面上的網格狀電極。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于該平面上的該復數條驅動線之間的一驅動電極間距采用與該復數條驅動線均不相連的浮接電極或接地電極填滿。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于該另一平面上的該復數條感測線之間的一感測電極間距采用與該復數條感測線均不相連的浮接電極填滿。
8.一種觸控感測方法,應用于一電容式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該觸控感測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復數條驅動線相對應地分別接收復數個驅動信號;
(b)復數條感測線相對應地分別感應并輸出復數個感測信號;
(c)計算該復數個感測信號中的每一個感測信號與相鄰感測信號之間的復數個差值;以及
(d)根據該復數個差值判定該電容式觸控顯示面板上的觸控點位置;
其中,該復數條驅動線所占的一驅動電極面積大于該復數條感測線所占的一感測電極面積。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觸控感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復數條驅動線與該復數條感測線設置于同一平面上且彼此不相互連接而呈交叉排列,致使該復數條驅動線與該復數條感測線之間的電極互感面積增大。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觸控感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復數條驅動線與該復數條感測線之間的一電極間距采用與該復數條驅動線及該復數條感測線均不相連的浮接電極填滿。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觸控感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復數條驅動線與該復數條感測線設置于不同平面上。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觸控感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復數條驅動線為設置于一平面上的大面積電極且復數條感測線為設置于另一平面上的網格狀電極。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觸控感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設置于該平面上的該復數條驅動線之間的一驅動電極間距采用與該復數條驅動線均不相連的浮接電極或接地電極填滿。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觸控感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設置于該另一平面上的該復數條感測線之間的一感測電極間距采用與該復數條感測線均不相連的浮接電極填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0080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