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歐式鏤空板尖頂造型結構模板體系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00378.4 | 申請日: | 2012-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77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孜宏;劉奕含;李光;于三力;段峰;徐兆軍;高立寶;黃俊富;王依列;王健;王春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一局華江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1/04 | 分類號: | E04G11/04;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麗巖;白云 |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歐式 鏤空 尖頂 造型 結構 模板 體系 施工 方法 | ||
1.一種歐式鏤空板尖頂造型結構模板體系,包括處在歐式鏤空板尖頂造型結構下面的成正方形設置的四根其頂端面外露有柱頭鋼筋的成型結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個成型結構柱(1)的頂端各通過柱頭背楞(24)由柱箍(25)緊箍連接一個柱頭模板結構(23),相鄰兩個所述柱頭模板結構(23)之間水平連接一個橫斷面呈U形的邊梁模板結構(15),一個所述柱頭模板結構(23)成直角連接兩根所述邊梁模板結構(15),在四個所述柱頭模板結構(23)頂端和所述成直角的兩根邊梁模板結構(15)之間處向上部中心傾斜連接一個橫斷面呈U形的斜梁模板結構(17),四個所述斜梁模板結構(17)的頂端通過交接平板(3)相互傾斜連接,所述四個斜梁模板結構(17)頂端的U形敞口通過交接平板(3)互為連通,所述一個邊梁模板結構(15)與相鄰兩個斜梁模板結構(17)連接組成的三角形之間共同傾斜連接一個格柵模板結構(4),所述格柵模板結構(4)共有四個,每個所述格柵模板結構(4)具有一個三角形膠合板(5),每個所述三角形膠合板(5)的上表面水平的等寬、等間距地固接有若干層互相連接在一起的固定木方(9)和加固肋(7),每個所述固定木方(9)和加固肋(7)上表面固接有格柵底模板(8),外側表面固接有格柵側模板(6),所述格柵側模板(6)與所述三角形膠合板(5)的板面互為平行,所述固定木方(9)、加固肋(7)、格柵底模板(8)、格柵側模板(6)以及三角形膠合板(5)組合構成U字形格柵型模,所述四個三角形膠合板(5)上同等長度的U字形格柵型模均處在相同的水平位置,任意一個所述U字形型模兩端的敞口均與相鄰的兩個斜梁模板結構(17)的U形槽部連通,每個所述柱頭模板結構(23)均和與其連接的一個斜梁模板結構(17)以及兩個邊梁模板結構(15)的U形端頭連通,所述柱頭模板結構(23)、邊梁模板結構(15)、斜梁模板結構(17)和格柵模板結構(4)組合連接共同構成一個四棱錐臺體,所述邊梁模板結構(15)下面設有與其支撐連接的邊梁模板支撐架(16),所述斜梁模板結構(17)和格柵模板結構(4)的下面設有與其支撐連接的總支撐架(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歐式鏤空板尖頂造型結構模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梁模板結構(15)的兩側固接有若干邊梁側背楞(13),下部固接有若干邊梁主背楞(14),所述邊梁模板結構(15)通過邊梁側背楞(13)和邊梁主背楞(14)固定在所述邊梁模板支撐架(16)上,所述斜梁模板結構(17)兩側固定有若干斜梁側背楞(18),下部固接有若干斜梁主背楞(19),所述斜梁主背楞(19)下面固接若干承載桿(21),所述三角形膠合板(5)的下表面固接有若干主板次背楞(11),所述主板次背楞(11)上固接有與之十字交叉的若干主板主背楞(10),任意一根所述承載桿(21)以及主板主背楞(10)均由所述總支撐架(2)中的若干根支撐立柱(12)通過支撐托(22)支撐連接,所述斜梁模板結構(17)兩側的斜梁側背楞(18)通過步步緊(20)夾緊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歐式鏤空板尖頂造型結構模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頭模板結構(23)、邊梁模板結構(15)、斜梁模板結構(17)、格柵模板結構(4)、承載桿(21)以及各種背楞均為木質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歐式鏤空板尖頂造型結構模板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梁模板支撐架(16)和總支撐架(2)均為扣件連接的鋼管結構。
5.一種歐式鏤空板尖頂造型結構模板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根據設計尺寸要求,儲備鋼管、膠合板、木方、扣件、鐵釘和相應的工具,準備進行格柵板結構的現場施工;
步驟2、首先完成成型結構柱(1)的混凝土施工,將竣工的帶有柱頭鋼筋的成型結構柱(1)柱頭接縫處混凝土表面鑿毛,之后在成型結構柱(1)頂端設置柱頭模板結構(23);
步驟3、搭設總支撐架(2)和邊梁模板支撐架(16),在邊梁模板支撐架(16)上先支設邊梁模板結構(15)的一側側模板,然后在總支撐架(2)上支設斜梁模板結構(17)的一側側模板,邊梁模板結構(15)、斜梁模板結構(17)與柱頭模板結構(23)交接處按相應形狀剪切成型,并通過鐵釘(26)釘緊連接;
步驟4、綁扎邊梁和斜梁鋼筋,邊梁和斜梁鋼筋均錨入柱頭模板結構(23)之內;
步驟5、支設邊梁模板結構(15)另一側模板,并將邊梁模板結構(15)兩側模板通過邊梁模板支撐架(16)連接固定形成完整的邊梁模板結構(15),支設斜梁模板結構(17)另一側模板,并將斜梁模板結構(17)兩側的模板用步步緊20夾緊固定形成完整的斜梁模板結構(17),將下部的承載桿(21)與總支撐架(2)連接固定;
步驟6、將主板主背楞(10)與總支撐架(2)固定連接,在主板主背楞(10)上連接固定主板次背楞(11),在主板次背楞(11)上鋪設三角形膠合板(5),并將三角形膠合板(5)與主板次背楞(11)、斜梁模板結構(17)、邊梁模板結構(15)通過鐵釘(26)固定連接在一起;
步驟7、在三角形膠合板5上畫出具體格柵位置線,根據相應位置線按圖樣要求在三角形膠合板(5)安裝固定木方(9)和加固肋(7),在固定木方(9)和加固肋(7)上面固定格柵底模板(8);
步驟8、在格柵底模板(8)上綁扎鋼筋,并將鋼筋錨入四周的斜梁模板結構(17)之內,然后在加固肋(7)上固定格柵側模板(6),形成U字形格柵型模;
步驟9、向柱頭模板結構(23)以及全部邊梁模板結構(15)、斜梁模板結構(17)和格柵模板結構(4)的U槽中灌注混凝土進行整體澆筑并養護;
步驟10、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模板拆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一局華江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一局華江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0037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