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前罩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9655.4 | 申請日: | 201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1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芹澤大介;武井大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蘊;鄭永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罩板 | ||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010269601.4、申請日為2010年8月31日、發明名稱為“前罩板”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前罩板,尤其涉及橫跨配置于汽車的前擋風板的下端部、發動機罩和緩沖板之間的汽車用前罩板。另外,尤其涉及在前罩板中與擋風玻璃的前端部配合的前罩板的配合部的結構。另外,關于在本申請發明中使用的車體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寬度方向,是指以車輛直行的前進方向為基準,從車體的后方朝向車輛的前進方向時的方向。
背景技術
作為現有技術,已知有如下技術:作為現有的橫跨配置于的汽車的前擋風板的下端部、發動機罩和緩沖板之間的汽車用前罩板,例如,前罩板的截面形狀為向前方突出形成,以從下方保持發動機罩的后端部,并且通過固定設于該前罩板的前端部的密封部件保持發動機罩(例如,日本申請公開2009-090787號)。
但是,這種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汽車撞上行人等,由保險杠推撞行人等,從而通過反作用,行人等的上半身特別是頭部有可能撞到發動機罩的后端部。在此情況下,由于產生于發動機罩的后端部的沖擊載荷,發動機罩的后端部變形并向下側移動時,從下方保持該發動機罩的后端部的上述前罩板有可能成為障礙。
另外,一直以來,在發動機室配設于車體前部的汽車中,前罩板設于從擋風玻璃的前端部到發動機罩的后端部之間。前罩板成為在整個車寬方向上延伸設置的形狀,覆蓋從擋風玻璃的前端部到發動機罩的后端部的間隙,并且還兼具裝飾等的功能。
即,前罩板塞住該間隙以免從司機座看見發動機室內部。另外,為了避免雨水等進入發動機室內,在前罩板的后端部設有與擋風玻璃的前端部配合的配合部,在前罩板的前端側設有密封前罩板與發動機罩的后端部之間的密封部件。
前罩板通過將例如合成樹脂等材料成形而構成,成為具有某種程度的剛性的結構。特別地,在與擋風玻璃的前端部配合的配合部與從前罩板的后端部向前方側的罩主體部一起一體成形的結構的前罩板中,作為罩主體部的結構,要求具備某種程度的剛性。另一方面,關于與擋風玻璃的前端部配合的配合部,由于需要保持與擋風玻璃的密合性,因此要求具備易于彈性變形的結構。
作為將與罩主體部一體成形的配合部做成易于彈性變形的結構的前罩板,提出了罩頂裝飾物安裝結構(例如,參照日本申請公開平8-119145號。)等方案。將專利文獻記載的罩頂裝飾物安裝結構作為本申請發明的現有例,圖12表示了在車體的前后方向的罩頂裝飾物安裝結構的主要部分縱剖視圖。
如圖12所示,在罩頂裝飾物41A(在本申請發明的記載中,相當于前罩板)的后端部41aA,設有與罩頂裝飾物41A一體成形的飾帶部43A(在本申請發明的記載中,相當于配合部的凸緣部。)。飾帶部43A構成為將罩頂裝飾物41A的后端部41aA向擋風板42A(在本申請發明的記載中,相當于擋風玻璃。)側延伸設置的形狀。
另外,為了使飾帶部43A易于彈性變形,在罩頂裝飾物41A的后端部41aA和飾帶部43A之間形成有截面為V字狀的凹部44A。并且,在將罩頂裝飾物41A設置于車體上時,飾帶部43A與擋風板42A的前端部42aA抵接、凹部44A的V字向被縮小的方向彈性變形。
在專利文獻記載的發明中,在安裝罩頂裝飾物41A時,對凹部44A上的V字狀的底部施加彎曲力矩,作為飾帶部43A,會在縮小凹部44A的V字的方向上彈性變形。因此,從V字狀的底部上的應力的作用來看,壓縮應力作用于V字狀的底部上的內面側,拉伸應力作用于外面側。
若構成該飾帶部43A的合成樹脂承受不了作用于V字狀的底部的壓縮應力或拉伸應力,則會發生樹脂白化的白化狀態而易于產生飾帶部43A的變形。但是,由于樹脂白化,導致作為合成樹脂的物理參數下降。
在專利文獻記載的發明中,在安裝罩頂裝飾物41A時,因為能夠縮小并封閉V字狀的凹部44A,因此由飾帶部43A的變形產生的白化的部分從外部看不見。因此,在專利文獻記載的發明中,能夠防止從罩頂裝飾物41A的外側看見白化部分而引起的罩頂裝飾物41A周圍的外觀的惡化。
在專利文獻記載的發明中,具有通過縮小并封閉V字狀的凹部44A,使得從罩頂裝飾物41A的外側看不見白化部分的優點。但是,相反地,由于白化部分,導致作為合成樹脂的物理參數下降,但是無法從罩頂裝飾物41A的外側確認白化部分是否產生在凹部44A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富拉司特株式會社,未經日本富拉司特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965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