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線性菲涅爾太陽能陣列及其部件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298846.9 | 申請日: | 2008-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2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D·R·米爾斯;P·施拉麥克;D·B·德格拉夫;P·L·約翰遜;A·霍爾曼;L·R·約翰遜 | 申請(專利權)人: | 阿海琺太陽能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2/10 | 分類號: | F24J2/10;F24J2/07;F24J2/54;F24J2/24;F24J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厲錦;吳鵬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性 菲涅爾 太陽能 陣列 及其 部件 | ||
1.一種太陽能收集器系統(tǒng),包括:
高位的接收器,該高位的接收器沿縱向延伸;
豎直支承結構,該豎直支承結構構造成支承所述高位的接收器;以及
第一和第二拉線,
其中:
所述第一拉線在第一聯(lián)接點聯(lián)接在所述豎直支承結構上,從所述豎直支承結構側向延伸至第一錨固點,并且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點與所述第一錨固點之間具有第一共振頻率;以及
所述第二拉線在第二聯(lián)接點聯(lián)接在所述豎直支承結構上,從所述豎直支承結構側向延伸至第二錨固點,并且在所述第二聯(lián)接點與所述第二錨固點之間具有第二共振頻率,其中,所述第二共振頻率不同于所述第一共振頻率。
2.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太陽能收集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振頻率與所述第二共振頻率相差至少約20%。
3.一組拉線,所述組包括第一和第二拉線,所述第一和第二拉線中的每一個都包括遠端和近端,其中:
所述第一拉線的所述遠端構造成在第一聯(lián)接點聯(lián)接在太陽能收集器系統(tǒng)的錨固在地面上的豎直支承結構的遠端上,并且所述第一拉線的所述近端構造成在第一錨固點錨固在地面和/或錨固結構上;
所述第二拉線的所述遠端構造成在第二聯(lián)接點聯(lián)接在所述豎直支承結構的所述遠端上,并且所述第二拉線的所述近端構造成在第二錨固點錨固在地面和/或錨固結構上;以及
所述第一拉線當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點和所述第一錨固點聯(lián)接在所述豎直支承結構上時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點與所述第一錨固點之間具有第一共振頻率,所述第二拉線當在所述第二聯(lián)接點和所述第二錨固點聯(lián)接在所述豎直支承結構上時在所述第二聯(lián)接點與所述第二錨固點之間具有第二共振頻率,并且所述第一共振頻率不同于所述第二共振頻率。
4.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一組拉線,還包括第三拉線,所述第三拉線包括遠端和近端,其中所述第三拉線的所述遠端構造成在第三聯(lián)接點聯(lián)接在所述豎直支承結構上,所述第三拉線的所述近端構造成在第三錨固點錨固在地面和/或錨固結構上,并且所述第三拉線在所述第三聯(lián)接點與所述第三錨固點之間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共振頻率中至少一個的第三共振頻率。
5.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一組拉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線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點與所述第一錨固點之間的長度不同于所述第二拉線在所述第二聯(lián)接點與所述第二錨固點之間的長度。
6.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一組拉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線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點與所述第一錨固點之間的寬度不同于所述第二拉線在所述第二聯(lián)接點與所述第二錨固點之間的寬度。
7.一種太陽能收集器系統(tǒng),包括:
高位的接收器,該高位的接收器包括太陽輻射吸收器;
多個豎直支承結構,該豎直支承結構構造成支承所述高位的接收器,所述豎直支承結構沿著所述高位的接收器的長度縱向地分布;以及
縱向拉線布置,其中每個縱向拉線在所述多個豎直支承結構中兩個相鄰的豎直支承結構之間延伸,并且所述所述豎直支承結構和/或所述縱向拉線布置構造成穩(wěn)定所述太陽能收集器系統(tǒng)并吸納所述高位的接收器的一個或多個部件的縱向熱膨脹。
8.根據(jù)權利要求7的太陽能收集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拉線布置包括隨著與所述高位的接收器的縱向中心相距的距離的增加而降低的縱向拉線密度。
9.根據(jù)權利要求7的太陽能收集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拉線布置包括第一組大體平行的單個縱向拉線,所述第一組中的每個單個縱向拉線大體沿所述多個豎直支承結構中的兩個相鄰的豎直支承結構之間的第一對角方向延伸。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的太陽能收集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所述縱向拉線布置還包括第二組大體平行的單個縱向拉線,所述第二組中的每個單個縱向拉線大體沿所述多個豎直支承結構中的兩個相鄰的豎直支承結構之間的第二對角方向延伸;以及
所述第一組和第二組縱向拉線相對于所述接收器的縱向中心定位在相對側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阿?,m太陽能公司,未經(jīng)阿?,m太陽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884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