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外殼制備方法及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8833.1 | 申請日: | 2012-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57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伍國平;李全剛;王曉艷;董大海;李文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53/04 | 分類號: | B29C53/04;B29C53/84;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殼 制備 方法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外殼制備方法及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屏幕尺寸的越來越大,整機厚度越來越薄,手機外觀件(如電池蓋)的長寬尺寸也越來越大,壁厚越來越薄。
現有技術中,采用注塑成型方式制備手機外觀件,具體地,第一,采用注塑成型方式獲得手機外觀件所需的半成品件;第二,對半成品件的內部或外部印刷圖案,得到成品件。
然而,第一步工藝中,由于尺寸大,且厚度薄等要求,使得半成品件的內填不均勻,容易變形;第二步工藝中,由于半成品件為外凸或內凹,不容易對其進行印刷圖案等缺陷。
基于上述,傳統的注塑成型工藝對于這種大尺寸薄壁外觀件變得非常困難,主要表現在表面缺陷多,良率低,油漆表面流平性能差,外觀效果差等。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技術方案提供一種外殼制備方法及終端,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采用注塑成型工藝導致的良率低、油漆表面流平性能差、表面缺陷多等問題。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外殼制備方法,包括:
對板材加熱軟化并采用熱彎模具加壓成型,得到具有外殼形狀的半成品;
對所述半成品進行切割,得到成品的外殼。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對所述板材加熱軟化的溫度為280℃至350℃。
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對板材加熱軟化的溫度為300℃。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對所述半成品進行切割,包括:采用電腦數控機床切割所述半成品。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板材的材質為PC、PMMA、塑膠或者復合板材;所述板材的厚度大于0mm,小于5mm。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對板材加熱軟化的步驟之前,還包括:對所述板材進行印刷處理,以使所述板材的部分或全部具有所述外殼所需的顏色、圖案和/或紋理;
相應地,對所述板材加熱軟化并采用熱彎模具加壓成型,具體為:對所述板材中印刷處理的部分,進行加熱軟化,并采用熱彎模具加壓成型。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對所述板材進行印刷處理的印刷處理方式包括:噴漆印刷方式,膠頭印刷方式、絲網印刷方式、UV轉印印刷方式,或,機械拉絲印刷方式。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對板材加熱軟化的步驟之前,還包括:對所述板材進行硬化處理。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八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對所述半成品進行切割的步驟之前,還包括:對熱彎后的所述具有外殼形狀的半成品進行UV噴涂。
第二方面,還提供一種終端,包括外殼,其中,所述外殼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外殼制備方法制備。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實施例的外殼制備方法及終端,通過對板材加熱軟化并采用熱彎模具加壓成型,得到具有外殼形狀的半成品;進入對所述半成品進行切割,得到成品的外殼,可較好的解決現有技術中大尺寸薄壁結構件注塑成型困難,良率低,且表面缺陷多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附圖只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附圖,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同樣能實現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其它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外殼制備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外殼制備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終端本體和外殼的組合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終端本體和外殼的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下述的各個實施例都只是本發明一部分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下述的各個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即使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也可以通過等效變換部分甚至全部的技術特征,而獲得能夠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實現本發明技術效果的其它實施例,而這些變換而來的各個實施例顯然并不脫離本發明所公開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終端有限公司,未經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88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