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旋耕式玉米根茬撿拾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8289.0 | 申請日: | 2012-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12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馬海軍;馬明義;趙新平;王鈞;田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洮河拖拉機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43/00 | 分類號: | A01B43/00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鮮林 |
| 地址: | 730500 甘肅省***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耕式 玉米 撿拾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旋耕式玉米根茬撿拾機。
背景技術
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全國種植面積非常廣泛,目前國內玉米收獲后的根茬清除主要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在玉米收獲較早、降雨量較多的地區,利用旋耕機將玉米根茬旋松并掩埋在土壤中讓其自然腐爛,這種方式在后續作業過程中易造成作業機具擁堵卡死或在地膜覆蓋作業過程中將地膜捅破;另一種是在干旱少雨且收獲期較晚的地區,玉米根茬不易腐爛,主要靠人工挖掘運送到田間地頭自然晾干后將土壤和根茬敲打分離,這種方式挖除困難、費工費時、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因此,玉米根茬撿拾方面農業機具的研發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玉米收獲后根茬清理困難、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等問題而提供一種可代替人工作業、工作可靠性高、適用性強的旋耕式玉米根茬撿拾機。
為解決本發明的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旋耕式玉米根茬撿拾機,包括機架、旋耕機和傳動機構,所述旋耕機設置在機架前下方,所述機架后下方設一集茬箱,所述機架中部安裝一梳茬機構,所述梳茬機構的下方設置一導向輸送機構。
所述梳茬機構包括主動軸和從動軸,所述主動軸上設置主動鏈輪,所述從動軸上設置從動鏈輪,所述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之間設置鏈條,所述鏈條上設置若干鏈板,所述鏈板上設置梳茬齒聯接板,所述梳茬齒聯接板上設置梳茬齒。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變速換向齒輪箱,所述變速換向齒輪箱左右兩端分別設置左輸出軸和右輸出軸,所述左輸出軸的端部設置左動力輸出鏈輪,所述左動力輸出鏈輪與旋耕機動力輸入鏈輪連接,所述右輸出軸的端部設置右動力輸出鏈輪,所述右動力輸出鏈輪與梳茬機構動力輸入鏈輪連接,所述梳茬機構動力輸入鏈輪設置在主動軸右端。
所述梳茬機構的下方設置一導向輸送機構,所述導向輸送機構由若干弧形導向輸送齒組成。
所述梳茬機構上方設一防護罩。
所述旋耕機連接旋耕機機架,所述旋耕機機架的通過左右兩個連接銷連接機架的前端,所述旋耕機機架上設置牽引架,所述牽引架與機架中上部橫梁之間設一中央拉桿。
本發明主要采用的結構是旋耕機將土壤中玉米根茬旋起并拋向后方導向輸送機構上,再由導向輸送機構上方的梳茬機構將玉米根茬梳理并推送至機架后方集茬箱內,在地頭翻轉集茬箱卸下根茬,完成撿茬作業。旋耕機采用鉸接方式安裝在機架前下方,卸下旋耕機可單獨進行旋耕作業。整機結構簡單,配置合理,工作可靠性高,是一種理想的旋耕式玉米根茬撿拾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梳茬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導向輸送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旋耕機動力輸入鏈輪?2—旋耕機?3—旋耕機機架4—左動力輸出鏈輪?5—連接銷?6—防護罩?7—變速換向齒輪箱?8—中央拉桿?9—梳茬齒?10—集茬箱?11—梳茬機構動力輸入鏈輪?12—機架?13—右動力輸出鏈輪14—導向輸送齒?15—主動軸?16—從動軸?17—鏈條?18—梳茬齒聯接板?19—鏈板?20—主動鏈輪?21—從動鏈輪?22—安裝板??24-后梁??25—支撐架??26-左輸出軸??27-右輸出軸??28-牽引架??29-中上部橫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敘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洮河拖拉機制造有限公司,未經甘肅洮河拖拉機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82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