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耙式干燥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7563.2 | 申請日: | 2012-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76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吉存山;周寧果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萬福壓力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25/00 | 分類號: | 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 地址: | 225113 江蘇省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干燥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耙式干燥機,尤其涉及超長多節耙式干燥機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耙式干燥機是在國內傳統真空耙式干燥機的技術基礎之上針對各種漿狀、膏狀、粒狀、粉狀、纖維狀、絮凝狀等物料加強、改良設計而成的,充分保證耙式干燥機在各種惡劣的工作環境下的穩定運轉。加熱介質可選蒸汽、導熱油、熱水。材質分不銹鋼、Q235板材。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規模的增加,對干燥機的長度要求逐步提高,甚至能達到50-80米的長度。在上述尺寸下,干燥機由冷至熱、由熱至冷時,會產生較大的熱脹冷縮變形。需要對固定的筒體和內部活動轉軸分別進行對接,來適應前述長度的要求?,F有的連接裝置如圖14-18所示,存在以下的缺陷:一、物料在經過連軸裝置?50(具有截面尺寸較大的護罩)時,流動不暢,產生堆積,造成了嚴重的浪費,大大減低了材料利用率;二、連軸裝置50對料體流動產生的阻力較大,在影響流速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了自身的使用壽命,間接的增加了生產加工的成本;三、連軸裝置50一旦有所損壞,勢必對相鄰的軸一1和軸二2造成難以回復的損傷,嚴重的加大了生產過程中的風險。
此外,物料在機體內,因進料口6連續加壓送料,形成軸向行進(軸流),軸向行進過程中(如圖中由右向左方向),物料在軸上耙7的作用下,還形成旋流。凝絮狀物料在這種情況下,容易成“團”,最終使得出料口8流出的物料的干燥程度不一致。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一種截面尺寸小,適應中軸整體熱脹冷縮的耙式干燥機的連軸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具有筒形機身和設在筒形機身內的轉軸,所述筒形機身由多節筒體連接而成,所述轉軸由多節軸體連接而成;
所述多節筒體和多節軸體是通過連軸裝置連接的;
所述連軸裝置呈筒形,包括內筒、外筒、活動連接裝置和兩組支撐桿;
所述兩組支撐桿包括相互平行的支撐桿組一和支撐桿組二,所述支撐桿組一和支撐桿組二分別包括至少兩~四根在圓周上均布的支撐桿,支撐桿組一和支撐桿組二上的支撐桿相互錯開;
所述內筒和所述外筒同軸心;
所述兩組支撐桿中各支撐桿的外端頭與所述外筒內壁固定連接、內端頭通過所述活動連接裝置與所述內筒活動連接。
所述活動連接裝置包括擋圈和軸承,所述軸承設在各所述支撐桿與所述內筒外壁之間,所述擋圈設在所述軸承兩側、且與各所述支撐桿固定連接。
所述擋圈與所述內筒液密封。
所述支撐桿呈片狀,桿面與所述軸線呈-20~20°夾角。
所述支撐桿的截面呈橢圓狀。
所述多節軸體包括相鄰的軸一和軸二,所述軸一尾端設有十字形軸頭,所述軸二首端設有十字形軸頭槽,所述軸頭與所述軸頭槽相適配。
所述軸一和軸二與所述內筒內壁相適配。
所述外筒兩側端頭處分別設有兩個法蘭環,兩個所述法蘭環分別與所述多節筒體中相鄰兩筒體固定連接。
本發明中的連軸裝置利用分在不同截面上的支撐桿組一和支撐桿組二有效的支撐起內筒及內筒中的軸一、軸二;內筒和支撐桿之間的滾動連接裝置使得軸一和軸二套接在內筒內后可自由轉動;將軸承設置在擋圈內,可在生產過程中有效的保護軸承,增加其使用壽命;上述幾點使得整個連軸裝置的使用壽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本發明中的連軸裝置采用十字形軸頭和軸頭槽的配合能有效的傳遞動力,同時,使得軸一和軸二可在內筒中進行軸向位移,以適應軸一和軸二進行軸向的受熱膨脹及受冷收縮。
本發明中的連軸裝置整體截面尺寸較小加上截面呈橢圓形的支撐桿設計,使得料體在流動過程中的阻力大幅度減小,有效的減少了料體的堆積,同時,桿面與所述軸線呈-20~20°夾角,使得團裝碎料在進過支撐桿時,易被槳葉狀布設的支撐桿打“碎”,這樣,提高了干燥效果以及物料干燥的均勻性的同時,也大幅的提升了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連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2的A-A向剖視圖,
圖4是圖2的B-B向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中連軸裝置的支撐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左視圖,
圖7是圖5的俯視圖,
圖8是本發明中連軸裝置的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中軸一、軸二的連接方式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中軸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10的C-C向剖視圖,
圖12是本發明中軸二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萬福壓力容器有限公司,未經揚州萬福壓力容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75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