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低滲透油藏CO2驅效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7448.5 | 申請日: | 2012-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8846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0-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波;馬濤;譚中良;盧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3/16 | 分類號: | E21B4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畢升專利事務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韞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滲透 油藏 co sub 效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油開發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低滲透油藏CO2驅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油田開發逐步向難動用的低滲、稠油等油藏發展,低滲油藏一般滲透率在10×10-3μm2-50×10-3μm2,部分油藏滲透率在1×10-3μm2-10×10-3μm2,甚至低于1×10-3μm2,水驅開發困難,氣驅是開發低滲油藏的有效措施之一。同空氣驅、氮氣驅相比較,CO2驅混相壓力較低,易于與原油形成混相,而且隨著全世界對CO2減排的重視,越來越大多的CO2被注入到地下,在實現減排的同時提高原油采收率。注氣驅油的不足是CO2與原油的密度、粘度差異較大,導致CO2與原油的流度比過大,易于產生粘度指進和重力分異,從而影響氣體波及體積,驅替效率降低。目前改善CO2驅效率的主要方法有:水氣交替注入技術(WAG)、注入泡沫、注入凝膠等,水氣交替注入對裂縫發育油藏效果有限,泡沫主要是存在泡沫劑的吸附損耗問題,有機凝膠主要是存在注入性和耐溫性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難題,提供一種提高低滲油藏CO2驅效率的方法,通過改變氣體驅替方向擴大氣體波及體積,從而提高CO2驅效率,降低低滲油藏CO2驅過程中氣體流度,提高氣驅效率,解決低滲油藏CO2驅由于氣體沿高滲部位突進導致的驅替效率低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提高低滲透油藏CO2驅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通過后期注入的CO2與前期注入的硅酸鈉水溶液發生反應形成無機凝膠,從而抑制CO2沿高滲透部位竄流,迫使氣體轉向低滲透部位,進而擴大氣體波及體積,達到提高低滲透油藏CO2驅效率的效果。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通過注入井向油藏中注入CO2氣體;
(2)注入前置水段塞,即注入清水作為前置段塞;
(3)注入前置水段塞后立即注入硅酸鈉水溶液主段塞,即注入硅酸鈉水溶液作為主段塞;
(4)注入后置水段塞,即注入清水作為后置段塞;
(5)再次注入CO2氣體;
(6)重復步驟(2)至(5)多次,直到改變工作制度或不再氣驅為止。
所述步驟(5)中注入CO2氣體后,CO2氣體首先沿高滲透部位突進并逐漸突破步驟(4)注入的后置水段塞,當CO2氣體與步驟(3)注入的硅酸鈉水溶液接觸后,逐漸溶解在其中從而改變硅酸鈉水溶液的pH值,使其達到成膠條件并形成無機凝膠,使后續注入的CO2氣體轉向低滲透部位,進而擴大氣體波及體積。
所述步驟(3)中的所述硅酸鈉水溶液的質量濃度為4-10%,模數1.0-3.2。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方法通過改變氣體驅替方向擴大了氣體波及體積,從而提高了CO2驅效率;
(2)本發明方法降低了低滲油藏CO2驅過程中氣體流度,提高了氣驅效率,解決了低滲油藏CO2驅由于氣體沿高滲部位突進導致的驅替效率低問題;
(3)本發明方法適用于改善低滲非均質油藏CO2驅驅油效率,在目前低滲油藏開發比例逐年增加的情況下,具有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高低滲油藏CO2驅效率的方法中的低滲非均質油藏注入CO2過程中氣體沿高滲層突進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高低滲油藏CO2驅效率的方法中的在水氣交替過程中,注入的前置水段塞中的清水、硅酸鈉水溶液主段塞的硅酸鈉水溶液、后置水段塞的清水優先進入高滲層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74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