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富貴草胺堿G的用途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297187.7 | 申請日: | 2012-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24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杜江;許建陽;劉冬;鄒順;何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陽中醫(y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1/57 | 分類號: | A61K31/57;A61P25/28;C07J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lián)創(chuàng)佳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王娟;郭防 |
| 地址: | 550002***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富貴 草胺堿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富貴草胺堿G的用途,具體涉及富貴草胺堿G作為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以及在制備預防或治療老年性癡呆的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進行性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以隱匿起病,記憶力逐漸減退,認知障礙、行為異常和社會障礙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以細胞外出現(xiàn)β-淀粉樣肽(β-Amyloid?protein,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senile?plaque,SP)、細胞內(nèi)tau蛋白異常磷酸化形成的神經(jīng)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s)及神經(jīng)細胞和突觸數(shù)量減少等為主要病理特征。據(jù)統(tǒng)計,全球老年癡呆患者已超過1700萬,我國有500多萬,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65歲以上老年人癡呆患病率高達10.1%,死亡率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且發(fā)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近年來,隨著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對老年性癡呆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更多的關注。因此,對AD治療藥物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并成為國內(nèi)外的一個研究熱點。研究證實,老年性癡呆的發(fā)生與患者大腦內(nèi)神經(jīng)遞質(zhì)——乙酰膽堿的缺失密切相關,膽堿酯酶會催化乙酰膽堿的裂解反應,導致乙酰膽堿的缺失,神經(jīng)信號傳遞失敗,目前對老年癡呆的藥物治療主要是通過抑制膽堿酯酶來提高患者體內(nèi)的乙酰膽堿水平。
1907年,德國學者Alois?Alzheimer首次報道AD的臨床表現(xiàn)和病理改變后,經(jīng)過無數(shù)科研人員不斷深入的研究與探索,仍然沒有找到一種發(fā)病機制可以確切地解釋AD,也沒找到一種特效的藥物對AD進行治療。苗藥三兩銀為黃楊科野扇花屬植物野扇花Sarcococca?ruacifolia?Stapf.的干燥根或全株,苗藥名:bub?jid?ngongx,又名清香桂、山豆根等,分布于我國西南及廣西、湖南等地,是《貴州省中藥材、民族藥材質(zhì)量標準》收載品種。主要用于治療胃病、跌打勞傷、頭暈心悸、喉嚨腫痛、涼血化瘀、解毒斂瘡。由于該藥的分布廣,產(chǎn)量較大,因此對三兩銀中的有效成分進行深入的藥理研究具有特別的現(xiàn)實意義。申請人經(jīng)過大量的實驗,成功從苗藥三兩銀中分離出富貴草胺堿G,并經(jīng)過藥理研究證實其對老年性癡呆具有治療作用,且有望成為新的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富貴草胺堿G作為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的應用;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還提供了富貴草胺堿G在制備預防或治療老年性癡呆的藥物中的應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富貴草胺堿G作為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的應用。
富貴草胺堿G在制備預防或治療老年性癡呆的藥物中的應用。
一種抗膽堿酯酶藥,所述藥物中包括富貴草胺堿G。
具體地說,前述的抗膽堿酯酶藥主要由富貴草胺堿G制備而成。
一種預防或治療老年性癡呆的藥物,所述藥物中包括富貴草胺堿G。
具體地說,前述預防或治療老年性癡呆的藥物主要由富貴草胺堿G制備而成。
上述藥物的給藥途徑為口服,皮下、靜脈或肌肉注射。
所述的富貴草胺堿G的分子式為:C28H48N2O,為無色結晶,結構式為:
所述的富貴草胺堿G可以這樣制備:取三兩銀,粉碎成粗粉,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得浸膏,浸膏加蒸餾水溶解,用氯仿萃取5次,氯仿萃取液減壓濃縮得到浸膏,浸膏用硅膠拌樣進行柱層析分離,用石油醚-丙酮-二乙氨100:1:1,100:5:1,100:10:1,100:20:1,100:50:1,100:100:1梯度洗脫,得6個部分;取第2部分,上硅膠柱,用石油醚-二乙氨100:1,100:3,100:5,100:10梯度洗脫,其中100:3流份用石油醚:二乙氨100:1洗脫,洗脫液用甲醇重結晶,即得。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即老年性癡呆),是一種多發(fā)生在老年,以大腦β樣淀粉變性、神經(jīng)元纏結為主要病理改變的進行性神經(jīng)變性疾病。1907年,德國學者Alois?Alzheimer首次報道AD的臨床表現(xiàn)和病理改變,其病理學特征是出現(xiàn)大量的老年斑(SPs)和神經(jīng)原纖維纏結(NFTs),生化上主要表現(xiàn)為膽堿乙酰基轉移酶(ChAT)和乙酰膽堿(Ach)含量的減少和合成不足。老年性癡呆的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其產(chǎn)生原因與膽堿能損傷、β樣淀粉蛋白(Aβ)異常沉積、tau蛋白異常磷酸化、炎癥機制等因素密切相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陽中醫(yī)學院,未經(jīng)貴陽中醫(y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718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