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泡沫延時充氣制造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96943.4 | 申請日: | 2012-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4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富維—江森自控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9/02 | 分類號: | B29C39/02;B29L31/58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四環專利事務所 22103 | 代理人: | 張建成 |
| 地址: | 130033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泡沫 延時 充氣 制造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靠背泡沫的生產工藝,特別涉及一種汽車靠背泡沫延時充氣制造工藝。
背景技術
在汽車前座椅靠背泡沫的生產中,現有的工藝是:一、澆注槍將原料澆在下模型腔內,上模在澆注后立即合模;二、合模后,氣墊立即充氣將下模頂起,使上、下模密封;三、此時,模具內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壓力升高,氣體只能通過合模線排氣槽和頂部排氣銷排出;四、大量氣體無法順暢及時排出,導致氣體易在泡沫形成過程中積聚在泡沫內形成暗洞。
在汽車前座椅靠背泡沫的生產中,由于生產線速度快(9.8秒/模架),為了提高泡沫體系流動性而使泡沫體系起升較慢(80秒),產品設計在氣囊區附近泡沫的厚度極薄(8-11mm),導致不同方向的泡沫在該區域匯合時極易困住氣體,導致前座椅靠背泡沫氣囊區附近暗洞的發生。使局部泡沫的撕裂強度度達不到標準;進而導致氣囊在爆出時帶出超量的飛濺物,容易傷害到乘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汽車前座椅靠背泡沫氣囊區附近出現暗洞的問題,而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點的汽車靠背泡沫延時充氣制造工藝。
本發明之工藝包括下述步驟:
一、澆注槍將原料澆在下模型腔內,上模在澆注后立即合模;
二、合模后,氣墊不充氣,此時,模具內化學反應產生的大量氣體從上模和下模之間的間隙順暢地排出;
三、合模后5-20秒或模具內的殘余氣體排出后,氣墊充氣將下模頂起,使上模和下模密封,模具內的少量剩余氣體通過分型面排氣槽和頂部排氣銷排出;
四、上模和下模密封熟化3-5分鐘后,開模取出泡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原料澆注后,上下模延時密封,模具內化學反應產生的大量氣體能順暢地從上模和下模之間的間隙排出,不會在汽車前座椅靠背泡沫氣囊區附近產生暗洞,使泡沫達到標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之澆注原料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之合模后排氣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之上、下模密封形成泡沫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之工藝包括下述步驟:
一、澆注槍頭4將原料5澆在下模1型腔內,上模2在澆注后立即合模;
二、合模后,氣墊3不充氣,此時,模具內殘余的大量氣體從上模2和下模1之間的間隙6順暢地排出,如圖2中的箭頭所示;
三、合模后5-20秒或模具內的殘余氣體排出后,氣墊3充氣將下模1頂起,使上模2和下模1密封,模具內的少量剩余氣體通過分型面排氣槽和頂部排氣銷排出;
四、上模和下模密封熟化3-5分鐘后,開模取出泡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富維—江森自控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未經長春富維—江森自控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69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用附加急停裝置
- 下一篇:眼鏡式復合微型獸用B超診斷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