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個小麥非特異性脂轉移蛋白基因及其所編碼的蛋白質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6704.9 | 申請日: | 2012-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67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賈新平;王秀娥;肖進;王海燕;曹愛忠;邢莉萍;趙維萍;李明浩;陳煒;金夏紅;裴海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29 | 分類號: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63;C12N15/82;A01H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傅婷婷 |
| 地址: | 21009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個 小麥 非特 異性 轉移 蛋白 基因 及其 編碼 蛋白質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基因工程領域,公開了一個小麥非特異性脂轉移蛋白基因及其所編碼的蛋白質和應用。
背景技術
小麥赤霉?。‵HB)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它能對小麥、大麥以及玉米等禾谷類作物產生病害而直接造成作物減產和品質下降;另一方面,收獲的糧食由于被病原菌產生的deoxynivalenol(DON)和其他一些單端孢霉烯類毒素所污染,人和動物食用后,均會危害健康。目前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該病在全世界各個小麥種植區迅速蔓延,在我國小麥主產區也日趨嚴重,控制小麥赤霉病的發生發展對于小麥安全生產意義重大。
小麥白粉病是小麥的第二大病害,盡管已經發現了多個抗白粉病基因位點,但由于小麥白粉病菌的專性寄生特性,小種?;剐缘目共』蚝苋菀讍适Э剐裕枰粩喟l掘新的抗病基因資源,特別是具有廣譜抗性的基因資源。
選育抗赤霉病小麥品種是控制赤霉病最經濟和有效的途徑。明確其抗病機制,克隆抗病相關基因,對于防治小麥病害、開展抗病育種改良具有重要理論指導意義。小麥抗病分子機制是目前小麥赤霉病研究的熱點課題。赤霉病病原菌與寄主小麥之間的互作關系十分復雜。赤霉病菌具有腐生兼寄生的特性,既能在死體植物上生活,也能從活體寄生植物上汲取營養;小麥對赤霉病抗性是非小種?;?,同時也是多基因控制的數量遺傳性狀。分析病原菌-寄主互作過程中的基因表達情況,有助于發掘抗病基因和發現抗病通路,并進一步闡明抗病的分子機制。通過構建受赤霉病菌誘導表達的cDNA文庫、SSH文庫,利用雙向電泳結合質譜技術、芯片技術等,篩選出了可能與赤霉病抗性相關的基因或蛋白,包括各種病程相關蛋白、細胞色素P450、葡萄糖基轉移酶、ABC轉運蛋白等,也發現了茉莉酸途徑、乙烯途徑等信號通路與赤霉病抗性關。
小麥地方品種望水白是到目前為止普遍公認的赤霉病抗性強而且穩定的小麥品種,在其染色體臂3BS上定位了一個抗FHB的主效QTL。利用快中子輻射,獲得了一個望水白感赤霉病突變體NAUH117。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術,比較分析望水白及NAUH117受赤霉菌誘導的基因表達譜,結合基因芯片雜交結果和電子定位信息,在望水白中克隆了一個非特異性脂轉移蛋白基因(TaLTP-B),該基因定位于3BS抗FHB主效QTL區域,且位于突變體NAUH117的缺失區段;利用基因槍技術將其轉化感赤霉病病小麥品種揚麥158中,以期提高赤霉病抗性和白粉病抗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非特異性脂轉移蛋白基因TaLTP-B及其應用。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基因的表達載體。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該基因和表達載體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非特異性脂轉移蛋白基因TaLTP-B,來自普通小麥(Triticum?asetivum?L.)品種望水白,其核苷酸序列為SEQ?ID?NO.1。
該非特異性脂轉移蛋白基因TaLTP-B編碼的蛋白質TaLTP-B,其氨基酸序列為SEQ?ID?NO.2。
含有所述的非特異性脂轉移蛋白基因TaLTP-B的表達載體。
含有所述的非特異性脂轉移蛋白基因TaLTP-B的表達載體優選以pBI220為出發載體,將所述的TaLTP-B基因插入pBI220的BamHI和KpnI酶切位點間所得。
所述的非特異性脂轉移蛋白基因TaLTP-B在培育抗赤霉病和白粉病小麥品種中的應用。
所述的非特異性脂轉移蛋白基因TaLTP-B的表達載體在培育抗赤霉病和白粉病小麥品種中的應用。
有益效果:
本發明從小麥中克隆得到了一個非特異性脂轉移蛋白基因TaLTP-B及其所編碼的蛋白質TaLTP-B。TaLTP-B可用于基因工程育種,將其插入表達載體pBI220,得到該基因的過量表達載體導入感病小麥品種中,可以提高感赤霉病和白粉病小麥品種對赤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
附圖說明
圖1利用普通小麥中國春第三部分同源群缺體-四體和部分3B短臂缺失系材料對TaLTP-B基因進行染色體區段定位,將TaLTP-B定位到3BS的0.78-0.87區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農業大學,未經南京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670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醫用多孔鉭植入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痔瘡還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