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溶解漿粕生產的預水解助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6135.8 | 申請日: | 2012-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84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俊;楊玲;謝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D21C3/04 | 分類號: | D21C3/04;D21C3/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吳彥峰 |
| 地址: | 643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溶解 漿粕 生產 水解 助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利用木材及非木材植物纖維原料生產溶解漿粕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溶解漿粕生產的預水解助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溶解漿粕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溶解漿粕又稱特種漿,或精制漿,其主要用于生產紡織原料的粘膠纖維。另外,溶解漿粕也是玻璃紙、醫藥行業滅菌過濾紙、醋酸纖維(卷煙過嘴棒原料)、硝化纖維、羧甲基纖維素、微晶纖維素等產品的原料。隨著紡織行業的高速發展,各類纖維原料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劇,同時由于作為化纖原料的石油化工產品的緊缺,導致紡織工業的生產成本增加。石油作為不可再生的資源,隨著開采量的不斷增大,終將面臨短缺甚至枯竭的嚴峻局面。因此,采用溶解漿粕取代石油化學纖維作為紡織原料,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與石油化學纖維作為紡織原料相比,溶解漿粕由天然植物纖維生產,其具有許多石油化學纖維所不具有的天然特性,如吸、放濕性好,抑菌、抗菌,天然環保、無污染等優異特性。
目前,利用木材或非木材植物纖維原料生產溶解漿粕主要有兩種生產方法:預水解-硫酸鹽法和酸性亞硫酸鹽法。由于預水解-硫酸鹽法所生產的溶解漿粕中,甲種纖維素含量更高,且其綜合了硫酸鹽法和酸性亞硫酸鹽法制漿的優點,因此,目前主要采用預水解-硫酸鹽法生產溶解漿粕。
預水解-硫酸鹽法蒸煮包括預水解和硫酸鹽蒸煮兩個環節。預水解有酸預水解法、水預水解法和蒸汽預水解法三種方式。酸預水解法的操作溫度較低,但需要配備酸液循環使用裝置,建設成本高且操作復雜。水預水解法的升溫時間較長,汽耗高,時間效率低。蒸汽預水解法較為成熟,建設成本低,因而新建系統中大多采用蒸汽預水解法。
預水解的目的是在酸性條件下,使半纖維素發生酸性水解而溶出,木素及灰分也有一定程度的脫除。同時預水解能夠破壞纖維的初生壁,并在初生壁上留下許多空隙,利于初生壁在制漿過程中剝離,富含纖維素的纖維次生壁暴露出來,能夠與化學藥劑接觸,提高溶解漿粕的反應能力。
在預水解的過程中,需要盡量降半低纖維素的含量。溶解漿粕中半纖維素含量高,不僅需要消耗更多的二硫化碳,還會造成磺化不均勻,影響粘膠液的溶解性能,會使粘膠液過濾困難并降低粘膠的透明度,因此,在生產中,成品溶解漿粕對半纖維素含量有嚴格的要求和限制。采用現有制備溶解漿粕方法,存在一些不良現象,如當半纖維素含量降低時,漿粕的粘度會降低,其中所含甲種纖維素含量減少,產量下降。當粘度過低時,會導致溶解漿粕所制備的纖維強度太低,不能拉成絲,且纖維過短,纖維流失增加,所制成的漿粕手感不好,吸堿值下降,在制備粘膠時會導致壓榨液混濁等不良后果;若在保證粘度適當時,半纖維素含量會增高。
由于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從土壤中吸收鈣、鎂、鐵等金屬離子來滿足自身生長的需要,因而采用植物纖維原料所制備的溶解漿粕中,灰分含量較高,特別的是鐵的含量較高。如果在溶解漿粕生產過程中,這些金屬離子不能得到有效去除,會導致溶解漿粕中高灰分含量,尤其是鐵質含量,將會影響溶解漿粕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目前溶解漿粕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良現象,提供一種用于溶解漿粕生產的預水解助劑及其制備方法,其能夠有效強化預水解過程中半纖維素的脫除,減少木素的縮合,同時在初生壁上留下更多空隙,為后續的硫酸鹽法蒸煮打開通道,利于化學藥品的滲透,從而有利于木素、灰分大量有效地去除,還可降低用堿量,確保溶解漿粕粘度。因此,本發明提供的預水解助劑能夠在保證溶解漿粕質量的同時,提高半纖維素及木素的脫除量,有效降低灰分(尤其是鐵離子)的含量。本發明的預水解助劑采用多種組分復配,具有良好的協同作用,其能夠有效提高半纖維素及木素的脫除率,降低蒸煮后漿料的卡伯值,提高甲種纖維素的含量及漿料的白度,保護纖維免受降解,同時有效減少本色溶解漿粕中灰分尤其是鐵離子等的含量,提高漿粕純度,減少后續漂白過程中,漂白劑的用量,降低漂白廢水對于環境的污染,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溶解漿粕生產的預水解助劑,由如下重量份數比的組分組成:10~30份非離子表面活性劑,5~25份六偏磷酸鈉,35~75份亞硫酸氫鹽,5~15份草酸,5~15份檸檬酸。
所述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亞硫酸氫鹽為亞硫酸氫鈉、亞硫酸氫鉀、亞硫酸氫銨中的一種或多種。
用于上述用于溶解漿粕生產的預水解助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配比稱取各組分,將各組分混合均勻,即得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理工學院,未經四川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613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