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臥式筒袋泵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95926.9 | 申請日: | 2012-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28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貴年;張麗榮;徐勤惠;王曉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耐泵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1/06 | 分類號: | F04D1/06;F04D29/22;F04D29/42 |
| 代理公司: | 大連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龍鋒 |
| 地址: | 11662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臥式 筒袋泵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壓高溫流體輸送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臥式筒袋泵。
背景技術
隨著石化項目規模的擴大,單機容量越來越大,工藝參數越來越高,以往裝置中泵的設計已經不能滿足現有裝置的要求。在這些關鍵泵設備中,對泵設計壓力要求越來越高,達到或超過45MPa,比如鍋爐給水泵,反應器原料泵等。這些泵的特點:一是流量大,基本上在500~1500m3/h左右;揚程較高,揚程一般在1500~3600m之間;溫度高,在260℃~450℃之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種臥式筒袋泵。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臥式筒袋泵,包括筒體蓋、筒體、泵芯、出口法蘭、進口法蘭、軸承部件一、軸、平衡管和軸承部件二,所述的泵芯套裝在軸上,所述泵芯的外部安裝有筒體,所述筒體的一端安裝有筒體蓋,所述的筒體上安裝有出口法蘭、進口法蘭,所述軸的一側安裝有軸承部件一,另一側安裝有軸承部件二,所述平衡管的一端與筒體蓋連接,另一端與筒體連接。
所述的泵芯包括返回段、中段殼體一、導葉、級間過渡段、中段殼體二、吸入口、首級葉輪和葉輪,所述級間過渡段的兩側均安裝有中段殼體一、導葉、葉輪,且兩側的中段殼體一、導葉、葉輪反向放置,所述返回段的一側與筒體蓋連接,另一側與中段殼體一連接,所述中段殼體二的一側與吸入口連接,另一側與中段殼體一連接,所述的吸入口安裝在筒體的一側,所述的首級葉輪與葉輪連接,所述的導葉安裝在中段殼體一、中段殼體二內,所述級間過渡段的內部安裝有節流襯套一,節流襯套一的內部安裝有節流套一,所述筒體蓋的內部安裝有節流襯套二,節流襯套二的內部安裝有節流套二。
所述的返回段與中段殼體一通過螺栓一連接。
所述的中段殼體二與吸入口通過螺栓二連接。
所述的級間過渡段與筒體之間安裝有O形圈一。
所述的中段殼體二與筒體之間安裝有O形圈二。
所述的首級葉輪與葉輪通過卡簧固定。
所述的筒體蓋、吸入口上均安裝有機械密封。
所述的吸入口與軸承部件一之間、筒體蓋與軸承部件二之間均安裝有托架。
所述的軸承部件二內安裝有滑動軸承。
本發明適用于高轉速、高可靠性和高溫泵的設計結構,每個葉輪對介質做功,介質的壓力逐級升高,并在最后一級達到最高壓力,提高了軸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可平衡掉絕大部分軸向力,密封性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其中:1、滑動軸承??2、筒體蓋??3、筒體??4、螺栓一??5、返回段??6、中段殼體一??7、導葉??8、級間過渡段??9、O形圈一??10、出口法蘭??11、螺栓二??12、中段殼體二??13、吸入口??14、進口法蘭??15、軸承部件一??16、軸??17、機械密封??18、平衡管??19、首級葉輪??20、O形圈二??21、卡簧??22、節流襯套一??23、節流套一??24、葉輪??25、節流套二??26、節流襯套二??27、托架??28、軸承部件二。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臥式筒袋泵,包括筒體蓋2、筒體3、泵芯、出口法蘭10、進口法蘭14、軸承部件一15、軸16、平衡管18和軸承部件二28,所述的泵芯套裝在軸16上,所述泵芯的外部安裝有筒體3,所述筒體3的一端安裝有筒體蓋2,所述的筒體3上焊接有出口法蘭10、進口法蘭14,所述軸16的一側安裝有軸承部件一15,另一側安裝有軸承部件二28,所述的軸承部件二28內安裝有滑動軸承1,所述平衡管18的一端與筒體蓋2連接,另一端與筒體3連接,平衡管18使得出口端密封端的介質壓力僅為進口壓力,所述的泵芯包括返回段5、中段殼體一6、導葉7、級間過渡段8、中段殼體二12、吸入口13、首級葉輪19和葉輪24,所述級間過渡段8的兩側均安裝有中段殼體一6、導葉7、葉輪24,且兩側的中段殼體一6、導葉7、葉輪24反向放置,因兩側的葉輪24背對背放置,在葉輪24上受到的軸向力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即可平衡掉絕大部分軸向力,殘余軸向力由強制潤滑的滑動軸承1承擔,滑動軸承1采用強制潤滑的可傾瓦塊式結構能夠承受高的軸向載荷,適用于高轉速下運轉,所述的級間過渡段8與筒體3之間安裝有O形圈一9,將筒體3內部分隔兩個壓力不同的區間,使筒體3僅有一區間承受泵內最高壓力,而另一區間僅需承受泵內最高壓力的一半,所述返回段5的一側與筒體蓋2連接,另一側與中段殼體一6通過螺栓一4連接,所述中段殼體二12的一側與吸入口13通過螺栓二11連接,另一側與中段殼體一6連接,所述的吸入口13安裝在筒體3的一側,所述的中段殼體二12與筒體3之間安裝有O形圈二20,所述的首級葉輪19與葉輪24通過卡簧21固定,首級葉輪19為高氣蝕性能設計,其余葉輪24采用高效率設計,隨著首級葉輪19和葉輪24對介質做功,介質的壓力逐級升高,并在最后一級達到最高壓力,所述的導葉7安裝在中段殼體一6、中段殼體二12內,所述級間過渡段8的內部安裝有節流襯套一22,節流襯套一22的內部安裝有節流套一23,所述筒體蓋2的內部安裝有節流襯套二26,節流襯套二26的內部安裝有節流套二25,控制各間隙處的泄漏量,所述的筒體蓋2、吸入口13上均安裝有機械密封17,機械密封17在低的壓力下工作有較高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所述的吸入口13與軸承部件一15之間、筒體蓋2與軸承部件二28之間均安裝有托架2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耐泵業有限公司,未經大耐泵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592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裝載機轉向油缸
- 下一篇:一種渦輪增壓器漸變氣道增效渦輪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