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控制裝置及車輛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4774.0 | 申請日: | 2012-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13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吉川卓;保志大輔;大保慎一;河端雄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京濱;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L11/18 | 分類號: | 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胡琪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控制 裝置 車輛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控制裝置及車輛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在特開2001-103615號公報中,公開了使內置于電動汽車的控制裝置中的微計算機,根據多個起動因素的發生狀況而起動、或者設為睡眠狀態的技術。
具體地說,微計算機在睡眠狀態中接受了中斷信號的輸入后,若直至經過一定時間為止檢測出點火開關的導通或充電器的充電開始,則微計算機起動,若未檢測出它們,則微計算機維持睡眠狀態。
如上述現有技術那樣,在根據多個起動因素的發生狀況,使微計算機(或CPU)起動、或為睡眠狀態的情況下,對于各個起動因素用于判斷是起動還是睡眠狀態的處理復雜,所以轉移到睡眠狀態的定時(timing)延緩,有省電效果下降的顧慮。
本發明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其目的在于,使微計算機或CPU等的具有轉向睡眠狀態的轉移功能的處理單元迅速地轉移到睡眠狀態而提高省電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采用以下結構以解決上述課題。
(1)本發明的第1形態,是包括了具有轉向睡眠狀態的轉移功能的處理單元的電子控制裝置,所述處理單元根據一個或多個起動因素的發生狀況,從所述睡眠狀態起動,并根據系統電源電壓而轉移到所述睡眠狀態。
(2)在上述(1)記載的電子控制裝置中,還包括將表示所述系統電源電壓是否為閾值以下的判定結果的信號輸出的電源監視單元,所述處理單元在基于所述電源監視單元的輸出信號檢測出所述系統電源電壓為閾值以下的情況下,也可以轉移到所述睡眠狀態。
(3)在上述(2)記載的電子控制裝置中,所述處理單元以一定周期對所述電源監視單元的輸出信號進行采樣,并在檢測出所述系統電源電壓為閾值以下的次數達到了規定值的情況下,也可以轉移到所述睡眠狀態。
(4)本發明的第2形態,是在以電動機作為動力源的車輛上所搭載的車輛控制系統,包括:用于驅動所述電動機的高壓電池;切換所述高壓電池的連接端的連接端切換器;以及通過控制所述連接端切換器來切換所述高壓電池的連接端,從而進行所述高壓電池的充放電控制的上述(1)~(3)任何一項所述的電子控制裝置。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無論多個起動因素的發生狀況如何,都可以使具有轉向睡眠狀態的轉移功能的處理單元迅速地轉移到睡眠狀態,所以可提高省電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車輛控制系統A的概略結構圖。
圖2是本實施方式的電池ECU9的詳細結構圖。
圖3A是內置于電池ECU9中的CPU9m的動作定時圖。
圖3B是表示睡眠轉移判斷處理的流程圖。
圖4是本實施方式的車輛控制系統A的變形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參照附圖進行說明。
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車輛控制系統A的概略結構圖。本車輛控制系統A例如搭載在電動汽車或插入式混合動力汽車等的以電動機作為動力源的車輛上,主要進行高壓電池的充放電控制及電動機控制,由高壓電池1、低壓電池2、電源繼電器3、電池充電器4、分線盒(junction?box)5、逆變器(inverter)6、電動機7、電動機ECU(Electric?Control?Unit;電控單元)8及電池ECU9構成。
高壓電池1由串聯連接的多個電池組(例如,鋰離子電池組或鎳氫電池組等)構成,例如是輸出數百伏的高壓直流電壓的用于電動機驅動的電池。該高壓電池1的兩端子(正極端子及負極端子)連接到分線盒5。
低壓電池2是為了對電動機ECU8及電池ECU9供給系統電源電壓Vs(例如12伏)而設置的電池。該低壓電池2的正極端子直接連接到電池ECU9的電源端子9a,并且通過電源繼電器3連接到電動機ECU8的電源端子8a。再有,低壓電池2的負極端子被接地于車身。
電源繼電器3在電池ECU9的控制下,使低壓電池2的正極端子和電動機ECU8的電源端子8a之間的連接路徑為導通狀態或關斷狀態,包括線圈3a、第1接點3b、第2接點3c及可動接點3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京濱;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株式會社京濱;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47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