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醫用硅膠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93852.5 | 申請日: | 2012-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7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松房;梁延民;冷亮;張偉;宋峰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墾利三合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3/14 | 分類號: | C01B33/14;A61K47/04;B01J20/10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羅文遠 |
| 地址: | 2575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用 硅膠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用硅膠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醫用硅膠屬于高新技術產品,主要用于藥物制造中作過濾劑、吸濕劑、脫出劑等領域,其制造技術要求高。國內目前制造的醫用硅膠性能較差,質量不穩定,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有較大差距,且價格較高,急需要有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醫用硅膠的制備工藝,以生產出該種產品,滿足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醫用硅膠的制備方法,可以制造出高性能、低成本的醫用硅膠,滿足藥物制造中作為過濾劑、吸濕劑、脫出劑等領域的要求。
其技術方案是由以下步驟制成:
(1)采用硫酸溶液和硅酸鈉溶液為原料,在硫酸溶液和硅酸鈉溶液中分別加入助劑,經合成反應造粒成凝膠粒,所述往硫酸溶液中添加的助劑為乙酸鉀,助劑與質量百分比濃度為35%的硫酸溶液的配比為1-1.2:100,上述按質量比;往硅酸鈉溶液中添加的助劑為四甲基氫氧化銨,四甲基氫氧化銨與質量百分比濃度為32%的硅酸鈉溶液的配比為1-1.5:100,上述按質量比;
(2)再將凝膠粒置入老化池中,添加老化劑老化,老化劑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乙酰胺與物料的配比為1-1.5:100,上述按質量比;
(3)之后按質量比為0.8-1.2:100添加乙酸作為酸改性劑進行酸處理,又經水洗、烘干、分級工藝制得醫用硅膠。
上述往硫酸溶液中添加的助劑還可以采用磷酸氫二銨,磷酸氫二銨與質量百分比濃度為35%的硫酸溶液的配比為1-1.2:100,上述按質量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硫酸溶液中添加了助劑,使得硫酸溶液與硅酸鈉溶液反應時得到的凝膠粒成核速度更快,凝膠粒強度更高;由于在硅酸鈉溶液中添加了助劑,使得硫酸溶液與硅酸鈉溶液反應時得到的凝膠粒成核速度更快,凝膠粒強度更高;由于在老化處理中添加了老化劑,使得硅膠凝膠粒粒老化速度加快,孔徑結構更加牢固。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醫用硅膠的制備方法,具體如下:
將濃度為35%的硫酸溶液按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助劑,打入酸計量罐中,將濃度為32%的硅酸鈉溶液按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助劑,助劑為乙酸鉀或磷酸氫二銨,助劑與質量百分比濃度為35%的硫酸溶液的配比為1-1.2:100,上述按質量比,打入堿計量罐中,將二種溶液通過常規的造粒設備,在0.5-0.6MPa的壓力下,于50-65℃溫度下合成反應生成凝膠粒,凝膠粒打入老化池中,按1-1.5:100(質量比)添加老化劑,老化劑為二甲基乙酰胺,在45-55℃的溫度下進行老化,老化時間為4-6小時,之后將料打入水洗罐中,按0.8-1.2:100(質量比)添加酸改性劑(乙酸)進行酸處理,溫度為45-55℃,酸處理時間為3.5-5小時,酸處理后放掉酸處理液,打入70-80℃的水按串四的方式水洗5遍,水洗后將凝膠粒放入烘干隧道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120-140℃,烘干時間為36-42小時,烘干后采用分級機將硅膠顆粒進行分級,得到粒度合適的醫用硅膠,將制好的醫用硅膠產品經檢測后,用紙板桶真空包裝入庫。
上述方法制得平均孔徑在6-35nm,鉛含量小于0.0003ppm,砷含量小于0.00003?ppm,重金屬含量小于0.003?ppm的醫用硅膠產品。
本發明醫用硅膠與普通硅膠的技術指標對比表,見下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墾利三合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墾利三合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385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人孔蓋
- 下一篇:鑲嵌有金屬絲格子織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