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分散表面褶皺PMMA微球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3149.4 | 申請日: | 2012-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6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秋禹;許海龍;張和鵬;劉瑜;張寶亮;杜筱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65/04 | 分類號: | C08F265/04;C08F212/08;C08F222/14;C08F212/36;C08J7/02;C08L33/12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鮮凱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散 表面 褶皺 pmma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單分散表面褶皺PMMA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步驟1:將PMMA種球和SDS溶液混合后超聲至種球充分分散;所述SDS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4%;所述SDS溶液與PMMA的質量比均為80︰1~50︰1;
步驟2:將溶脹劑和SDS溶液混合后超聲以形成穩定乳液,然后與步驟1的物質一同置入配有機械攪拌、冷凝管、氮氣進出口和加熱套的四口燒瓶中;所述溶脹劑的加入量為PMMA種球質量的1-2倍;所述SDS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4%;所述SDS溶液與PMMA的質量比為200︰1~100︰1;
步驟3:升溫至35-45℃,溶脹12-18h,使PMMA種球活化;
步驟4:將溶脹單體、交聯劑和引發劑混合溶解后,再加入SDS溶液超聲至形成穩定乳液后加入步驟3形成的體系中;所述引發劑加入量為溶脹單體和交聯劑總重量的1-3%;所述溶脹單體的加入量為PMMA種球的1.5~2.5倍;所述交聯劑的加入量為PMMA種球的1.5~2.5倍;所述加入的SDS溶液與PMMA種球的質量比為200︰1~100︰1;所述溶脹單體為苯乙烯St;所述SDS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4%;
步驟5:升溫至35-45℃,進行單體溶脹20-35h;
步驟6:加入分散劑溶液后,將氮氣入口插到液相下,置換空氣;然后再將氮氣入口提到氣相中繼續通氮氣;所述的分散劑溶液與PMMA種球的質量比為300︰1~400︰1;
步驟7:升溫至70-80℃,反應20-30h,得到乳液產物;
步驟8:將乳液產物進行反復洗滌5次以除去多余的單體和穩定劑,洗滌過程為:先離心沉降,傾去上層液,再加入無水乙醇經超聲分散;最后在室溫下真空干燥,即得到白色粉末狀的單分散表面褶皺PMMA微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單分散表面褶皺PMMA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脹劑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EM-221或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單分散表面褶皺PMMA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發劑為偶氮二異丁腈AIBN或過氧化苯甲酰BPO。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單分散表面褶皺PMMA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聯劑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或二乙烯基苯DVB。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單分散表面褶皺PMMA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劑為PVP-K15,PVP-K30或PVP-K4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單分散表面褶皺PMMA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劑的質量分數為2%-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單分散表面褶皺PMMA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PMMA種球的粒徑為2.8μm-4.1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314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快速取出鋁塑板包裝內藥粒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便攜式筆筒





